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A.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B.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
C.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D.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2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西方法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路径。下列西方法律文献与地位,对应正确的是(     
A.《罗马民法大全》——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B.“日耳曼法”——构成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C.《大宪章》——奠定了近代律师制度的基础
D.《法国民法典》——近代西方最早的成文宪法
2024-02-06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考试废除后,新式学堂数量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     
A.引发学生运动高涨B.改变旧式价值观念
C.加快了民主革命的进程D.推动传统社会转型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87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到清朝,赋役征发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被废除。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两税法②科差③一条鞭法
B.①两税法②一条鞭法③摊丁入亩
C.①两税法②摊丁入亩③科差
D.①科差②一条鞭法③摊丁入亩
5 . 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利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反映出罗马法(     
A.宣扬人民主权学说B.维护皇帝至高权威
C.注重保护公民权益D.肯定奴隶制的存在
2023-12-21更新 | 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6 . “士农工商”较自由发展,主要是在晚唐到清的多数时段,其中又以晚唐两宋最为典型。晚唐时期该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两税法的推行B.中央集权的加强C.科举制的完善D.抑商政策的实施
7 . 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     
A.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B.剥夺了贵族的立法权力
C.有利于保护奴隶利益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2023-12-07更新 | 172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8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材料: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绅自治”。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益于既是社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儒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任杰、郁建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3-11-04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2021年11月,中国和东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明确中国和东盟双方商定领域深化务实合作的承诺。这说明,我国(     
A.切实贯彻“亲诚惠容”理念B.外交政策实现了重大调整
C.积极践行“真实亲诚”原则D.为世界和平提出中国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