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中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B.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C.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D.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2023-01-29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御史大夫的权力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2022-11-12更新 | 139次组卷 | 6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2022-04-01更新 | 492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以下为中国古代历代政治建制示意图。与图1、图2、图3相对应的朝代是
A.明、秦、元B.唐、秦、宋C.唐、汉、元D.明、汉、宋
2021-01-15更新 | 52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历史的大潮中不断更替与进步,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1)图1所示的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创立于哪一朝代?
(2)图2所示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根据图3和材料二,概括宋太祖为加强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6 . 历代统治者都关注地方的管理问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西周初期形势图:


材料二   公元前260年战国时期形势图(图中洛阳附近空白处为周王室领地)


材料三   秦朝形势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体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制度进行评价。
(2)据材料一、二,指出图片体现的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图中体现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加强B.中央官制简化
C.君主专制强化D.行政效率提高
2020-11-10更新 | 312次组卷 | 41卷引用: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法律在近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图4是某一法律文件的一些相关信息。据此可知,该法律文件是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任期七年
◆行政元首对议会负责
◆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1年美国《邦联条例》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

10 . 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右图本质的是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