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3 道试题
1 . 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以辨别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的门第高下,鼓励胡汉通婚,他为五个皇弟聘高门汉姓女子为王妃,许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子弟。孝文帝的这些举措(     
A.意在恢复门阀制度B.削弱了鲜卑贵族的地位
C.消除了民族间矛盾D.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
今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在研究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时,列出以上三点(如表)。他试图以此说明古代雅典(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民通过这一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
五百人会议,监督公民大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
陪审法庭(或民众法庭),具有监察职能
A.官员权力受到多种监督B.直接民主范围受到限制
C.政治机构实行三权分立D.政府权力是由人民赋予
昨日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3 . 商朝外服中的方国和部落有自己独立的统治者,对于商王朝时叛时服。商王朝为了控制这些外服成员,规定了他们对商王朝的贡纳、政治及军事上的义务。由此可见,商代外服制度(     
A.利于扩展政治势力B.强化了中央集权
C.呈现出严重的弊端D.激化了民族矛盾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青铜铸造的农具“镈”在人们的财物交换中开始充当一般等价物,后来随着交换的频繁和扩大,成为一种普遍流通的实物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A.商业模式出现转型B.货币体系逐渐成熟
C.民间贸易走向繁荣D.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太宗曾对臣子说,“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以下措施能体现唐太宗话中精神的是(     
A.东汉光武帝赐倭国金印一枚B.隋朝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C.元代统治者推行“四等人制”D.明朝沿长城设置一系列军镇
2024-06-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的皇权专制经历了从“相对专制”到“有限专制”再到“绝对专制”的发展过程。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秦朝皇帝是“相对专制”B.中朝的出现限制了皇权
C.三省六部制体现“绝对专制”D.内阁出现标志着皇权达到顶峰
2024-06-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充。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由此推断,清代的保甲制(     
A.具有层层相因、编制严密的特点B.承担管理户籍、征收丁税的职责
C.可处理不法分子、维护社会治安D.是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行政机构
2024-06-0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国始设丞相至秦王嬴政时期的22位丞相籍贯分布图。这表明秦国(     

A.贵族政治趋向瓦解B.选才标准不断改变
C.户籍管理日益松弛D.地域观念逐渐强化
2024-06-0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宗族]

材料一:汉晋之际是宗族势力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 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之时,关东各军阀起兵讨董卓。其中就有很多的富室强族以其强大的人力物力建立自己的武装并参与到讨董卓的军事斗争之中,成为当时各军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曹魏实行九品官人法,而晋代沿用之后,不仅使强宗大族对其所在的乡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而且还为他们世居高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宗族势力越来越强。世家大族式家族制度,经过三国西晋近百年的发展,到东晋南朝时已成为十分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家族制度。原来控制东吴政权和控制西晋政权的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把持着东晋南朝的各级政权,而众多的地方世族普遍存在于地方乡闾之间,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摘编自陈克标《汉晋之际乡里秩序及其维持研究》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共同维系的乡村关系网络中,宗族始终处于国家权力与乡村治理的枢纽地位,承上延伸着国家权力在村落社会的推行,启下肩负着村落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调适。可以说,以宗法制度维系的宗族组织是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众所周知,徽州自唐宋而下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宗族不仅是乡村联系地方官府的重要枢纽,且在基层和民间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成为徽州乡村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摘编自宋杰、刘道胜《明清徽州乡村宗族秩序的构建与村际竞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晋之际宗族势力产生的背景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宗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意义。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卷
10 . 周公提出“天畏柴忱(辅助诚信的人),民情大可见”,强调“敬从天命,怀保小民”“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周公的统治理念(     
A.蕴含居安思危的意识B.致使宗教精神得以张扬
C.具有原始的民本色彩D.重视政权统治的权威性
2024-06-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