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旌表一词源于《尚书·毕命》的旌别淑恳,表厥宅里,意为识别善和恶,标志善人所居之里。旌表制度滥觞于先秦,到明代发展为较为完善的旌表制度体系。明初天下州县各邑里普建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里老书之亭侧,教之于民,以示劝惩。洪武元年颁布诏令:凡孝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覈,转达上司,旌表门问。明代政府详细规定了旌表规范,如对妇女守节年龄的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问,免除本家差役。洪武初年,政府为表彰新乐县刘孝妇对婆婆的悉心照顾,遣中使赐衣一袭、钞二十锭。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统计,明代由中央政府下诏旌表的节烈女性就达三万五千余人,占历代旌表节烈女性人数的百分之七十。

——摘编自张晓辉《明代旌表制度初探》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各时期劳模评选概况

19491956

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是建国以来的首届劳模大会,评选出了新中国第一代劳模,主要侧重于表彰革命战争中已逝的英雄和烈士以及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中积极生产的先进工作者。

19561966

“技术革命”作为重点被提出,劳模评选开始从强调体力劳动转为强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一时期的劳模人物中工人阶级占大多数,农民所占比例相对减少。

19661976

强调“塑造好无产阶级英雄典型”,劳模人物的评选主要在于“忠诚”,突出政治品质。

19781992

1979年党中央提出关于“模范”和“先进”的理论判断,强调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1982年我国将奖励劳模写入宪法;1989年后,国务院规定每五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模奖励办法重新恢复为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199220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批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模。在认定促进企业发展的劳模时,更注重“深化改革、改善经营管理”。全国劳模中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也包括文化、体育界的突出贡献者。

20022012

2005年全国劳模评选开始,第一次将进城务工人员及民营企业家列入评选范围,将劳模人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示,注重增强评选结果的公信力,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劳模评选。

——根据郭莹《建国以来中共劳模评选的历史演变》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旌表制度体系的特点,并对该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阶段的劳模评选进行解读说明。
2 . 下表是建国初期(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新中国(     
1950年195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108.65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其中:苏联13.94
12.86
52.50
40.44
62.44
47.82
69.39
49.07
90.16
68.02
81.60
57.91
77.00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其中:西方国家27.60
14.87
12.11
1.59
18.48
7.08
15.33
5.01
19.64
7.42
27.05
9.69
27.5
11.37

A.外交坚持“一边倒”外交方针B.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顺利完成
C.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D.对外贸易打破意识形态界限
2023-05-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与其他文明不同,罗马法的诞生是以世俗的名义发表《十二铜表法》为标志,而且这部法律经过立法“委员会”多年的考察与磋商才最后确定发表。当其实践与法规发生冲突的时候,罗马人总是会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而非遵守既定条款。上述内容集中反映(     
A.条款多变B.解读随意C.理性务实D.体系缺失
4 . 下表所示为1962-1967年部分欧洲国家从美国购买(表中负数表示“对美国出售”)的黄金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总量净值(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比利时

63

40

83

法国

456

518

405

884

601

意大利

-200

80

60

85

西班牙

146

130

32

180

黄金出售总量a

446

721

654

1472

688

152

注;a表示美国对包括表中所列4国在内的全部国家出售黄金的总量。
A.美国经济霸权基础受到侵蚀B.黄金的国际市场价波动频繁
C.布雷顿森林体系已名存实亡D.法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5 . 体育与外交

新中国体育大事记

年份事件
50年代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应邀访问苏联;同年,新中国接待了第一个苏联体育代表团1953年,国际乒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乒协入会;同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乒乓球比赛成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
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60年代1962年,中国第一次向非洲国家加纳派出了援外教练组,并承担了援助建设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的任务1966年,参加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70年代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7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80年代以来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5年,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我国“体育外交”70年历程。
6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通过对邮票中历史信息的解读,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①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②苏联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④苏联支持中国的经济恢复和建设
A.①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2022-03-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2001年《上海合作宣言》指出;"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此宣言宗旨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旨在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军事集团B.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
C.由区域化合作推进全球化的进程D.致力于构建新型全方位国际新格局
2022-02-19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测(七)历史试题
8 . 《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8日发表社论称: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是中苏两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和斯大林大元帅的会见,“表示极大的欢欣和兴奋,因为这是中苏友谊伟大前途的象征,这是世界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伟大胜利的象征”。有关中苏这次外交的正确解读是
A.中苏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结盟B.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C.体现了“一边倒”外交政策D.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完全契合
2021-09-06更新 | 714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A.朝代的垮塌均发生在气候变暖的高温区间
B.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南迁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C.温暖期社会相对稳定,国力远胜于寒冷期
D.气候冷暖变迁对朝代兴衰更迭起决定性作用
10 . 下图是1955年--2007年1美元兑换日元数量的变化,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经济发展B.7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泡沫经济
C.世界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D.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走向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