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先秦时期的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中记载“大司徒”负责实行荒政和救济孤寡等;“遗人”具体负责日常及灾荒时的救济与施舍;《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十有二曰除盗贼”等荒政措施.还规定了“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购(救济)”的救助措施;在为齐宣王解说周文王如何治理国家时.孟子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强调“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墨子主张通过利他和利我从而达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世界。

(1)根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说明先秦时期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
2023-05-21更新 | 293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随着近年来“双减”政策的落实,研学旅行成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方式.学生们在旅行中学习,在研学中成长,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强化情感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深蕴家国情怀。四川某中学组织高一学生开展暑期研学活动,第一站走进“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下列图片是该馆部分馆藏文物。


秦半两钱北宋交子民国法币(1947)


棉布购买证(1956)墨西哥银元欧元(2001)


如果你有幸担任本次研学活动的讲解员,请从以上馆藏文物中任意选取一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对要解说的对象进行判定,要有场景代入感;解说词须包含文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等;解释合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3 . 有学者提出:明朝建立者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不过,他的继承者则将实际上的宰相权力,赋予了内阁大学士。然而,大学士们的地位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个人选择,即便16世纪70 年代权重一时的大学士张居正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也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的监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继承者”是指明太祖的儿子明神宗
B.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C.张居正一度获得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
D.内阁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对皇权的制约
2023-03-24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



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大的分裂时期和三次大的统一时期,每次大分裂以后的大统一,统治者都对国家治理进行了制度创新。解读材料并用秦朝,隋朝和元朝的相关史实对此加以证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3-12-1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下图是反映西方文官制度局部发展过程的时间轴。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推动者是政府
B.文官制度建立过程中注重法制化建设
C.文官制度保护了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
D.文官制度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传播过程
6 . 下图为1993年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出土的木牍《集簿》,上面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钱谷出入。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御史参与对《集簿》的审核工作,以防止官员造假
②政府通过《集簿》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③《集簿》用于记录地方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④《集簿》可以用作证明简策在汉朝仍有使用的一手史料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 . 1215年,大贵族、骑士和市民在斯坦福集会,并向伦敦武装进军。在强大的压力下,经过坎特伯雷大主教朗顿的斡旋,约翰王与贵族签订了《大宪章》。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妥协性质B.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确立
C.体现了国王专制统治的建立D.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武汉,三年后武汉国民经济发生的巨变如图所示。此外,武汉国营工业产值比重由7.5%升至25.9%。对这些数据解读准确的是
A.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武汉工业总产值成倍增长
C.“银元之战”“米棉之战”使得城镇职工收入上升
D.至1952年,武汉国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2022-01-14更新 | 370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谣谚,即歌谣和谚语的合称,其中颇多直接反映人民思想感情之作。在宋代,谣谚流传广泛,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表是节选的部分宋代谣谚。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苏湖熟,天下足。
军不如县,县不如镇(工商市镇)。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二月卖新丝,五月籴(dí买)新谷。

——摘编自赵瑶丹《论宋代谣谚》等


从材料中选择三个谣谚分别加以解读,得出一个关于宋代历史的结论。(要求:解读合理,持论有据,结论与解读要有内在联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党史上的三个伟大决议

决议名称通过的时间开创性贡献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第一次论述党的历史问题的路线是非;第一次通过整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开创了用“团结—批评—团结”方法来处理党内矛盾、纠正错误的正确机制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任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聚焦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不仅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党史上的三个伟大决议具有共通性,解读上表,指出其中的一个共通性,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3-16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届高三专家联测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