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6 道试题
1 . 唐朝时,科考前考生常托人将自己的习作上呈给主考官或朝中大员,以期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以及公开赞扬,这种比拼人脉的做法甚至可以提前锁定科考名次。宋朝则不看重考生在朝臣中已有的人脉,甚至要求主考官与朝中名臣必须避嫌。这一转变(     
A.有助于维护科场竞争的公平B.削弱了富商豪绅的政治影响
C.使实用性人才得以脱颖而出D.对儒学复兴产生了不利影响

2 . 下图所示为汉武帝时期少府所铸银币——“龙币”。其以银锡合金为主,并掺杂少量的铅,每一枚约重8两,法定价值为3000钱(汉五铢钱)。同一时期发行的银币还有方形马币(法定价值为500钱)、椭圆形龟币(法定价值为300钱)。这些银币的发行(     

A.使铜钱逐渐退出市场流通领域B.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出现
C.说明少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D.便利了政府对大宗物资的采购
2024-03-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中共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风靡开来。这些做法(     

A.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B.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风貌
C.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
2024-03-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王阳明编制并颁行的《南赣乡约》除了以文告的形式澄清了乡约的目的及精神外,还将朱元璋的圣训“六谕”的内容融入其中。自此时起,宣讲“圣谕”便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明朝后期的乡约制度(     
A.逐步丧失儒学色彩B.开始与法律合流
C.推动了乡村的自治D.凸显出强制性特征
5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4次组卷 | 36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6年,中共八大实行差额选举和自由批评等做法,提出了民主党派与中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会后,各民主党派还对本党的纲领作了新的修改。这些都表明(     
A.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初步建立B.共产党与民主党同心追求民主
C.群众参与政治监督日益制度化D.人民当家作主是新中国的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先秦诸子在著述中多次提道: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法天象地。把这些思想应用于钱币制度,就是:外为圆肉(即钱体),所以像天;内为方孔(即钱的穿孔),所以像地。于一钱之中,法备天地,天覆地载,万宇一统。材料可用来说明(     
A.先秦冶炼技术日益成熟B.秦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C.传统文化影响货币形制D.货币形制走向规范化

8 . 下表是明清时期在贵州推广科举制后的相关记载摘要。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     

地区记载出处
平坝卫自开建以来,百年于兹,渐被王化,风俗渐移,而登科入仕者累有其人【明】沈思充《贵州通志》
贵阳礼宗考亭,不随夷俗,文教丕扬,人才辈出【明】郭子章《黔记》
安顺务本兴行,渐洗蛮陋【清】鄂尔泰《贵州通志》
A.推动了文化重心南移B.完成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促进了文化上的统一D.加速了改土归流的实施
9 .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亲亲相隐”原则,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法定谋反、大逆、谋叛等重罪外,对于其他犯罪,均要相互包庇隐瞒、而不能相互告发。违者被视为“不孝”“不亲”“伤情败法”,便要治罪。这表明中国古代(     
A.法律贯彻了刑主德辅思想B.统治者忽视法律程序公正建设
C.儒家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D.儒家人伦关系渗透到司法领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有这样一个司法案例:某甲窝藏了犯有杀人罪的养子某乙而被判无罪。董仲舒解释道:某乙虽然不是某甲的亲生儿子,但是这种父子关系是应该承认的,《春秋》也认为,父亲天经地义地要为儿子的过错遮掩,因此某甲无罪。以上材料表明汉代(     
A.亲子与养子有相同的法律地位B.审判案件缺乏明确的量刑标准
C.刑罚的裁量受到社会舆论影响D.司法实践凸显社会主流价值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