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时期,中国形成许多货币区,不但用的钱不同,而且不准运钱出境。宋朝时期各个区域使用体大值小的铁钱,携带非常不便。而且政府受到周边民族政权军事上的威胁和侵略,不得不养重兵以为各,军费开支庞大,财政非常困难,常靠发行纸币来弥补开支。南宋通行的纸币是会子。会子的名字北宋就有了,吕忠卿的《日录》就提到会子,说“民间自纳钱请交子,即是会子;自家有钱,便得会子”。东南所用的会子,起初由民间发行,叫作便钱会子,后来收为官营。(宋高宗)绍兴三十年,会子起初止(只)行于两浙,后来通行到淮、浙、湖北、京西等区,纳税和交易,多可使用,几乎成了一种法币。宋代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纸币:除了川引以外,还有湖北会子和湖广会子。湖北会子专用于湖北路,后来通行于湖广。淮交是两淮用的交子,印造于乾道元年,背面印有“付淮南州军行使”字样,所以只通行于两淮州县。

——摘编自彭信成《中国货币史》

材料二   元朝纸币从借鉴前一朝纸币的良好经验着手,同时注重吸收前朝纸币通货膨胀的教训,对本朝纸币发行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到目前为止,史学界普遍承认元朝纸币从生产、发展到消亡共经过了4个时期,前后行用10余种(类)纸币。元政府规定:“禁止金银、铜钱在市面流通”,“只准官收作价”,把收集的金银集中于国库;元政府还颁发了《整治钞法条画》,对元朝纸币的发行流通等作了基本的规定,用最严厉的国家法令强迫百姓只能使用元朝纸币。元朝纸币不仅轻巧便携,金额可大可小,而且遍布全国的平准行用库,为纸币在全国的流通提供了保障。元朝中后期,由于统治阶层的穷兵黩武和穷奢极欲,造成政府财政支出无度、滥发纸钞导致钞法遭到破坏,最终促使元朝走向灭亡。

——摘编自吴建军《浅谈元朝纸币的产生原因及流通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宋时期纸币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元时期纸币发行和使用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纸币发行和使用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制定并实行了许多切合实际、收效较好的民族治理政策。成帝时“置尚书四人”,其中有“客曹尚书”,专主夷秋之事。在地方上设置的民族治理机构主要有“道”“属国”和“初称”,还结合具体形势和民族地区的特点设置了专门的职官,如在《后汉书》之《西芜传》、《乌柜鲜卑传》、《西域传》、《南匈奴传》中多有关于护芜校尉、护乌柜校尉、西域都护、使匈奴中郎将的记载。汉文帝时,“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成之事。”武帝元狞二年(前121年),“上称、溯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成田之”。元封二年(前109年),“漠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称,赐漠王王印,复长其民。”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微外蛮夷张游率种人内属,封为归汉里君。”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唐蒙为郎中将,对夜郎侯多同“厚赐,喻以威德,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增串……乃且听蒙约。”“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元光五年(前130年),遣司马相如“通灵关道,桥孙水,以通平都。”两汉时期,我国周边的民族地区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统一版图之内,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经历代之增益,遂成今日之中华。

——摘编自陈心林《汉代民族治理政策述论》

材料二   唐朝在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称县,南北朝置左称右县的历史经验,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羁縻府州。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从长官到僚佑均由本族人担任,并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组成联合统治机构,共同治理。同时也由中央派遣代表进行“监视督导”。以西汉与唐朝相比,西汉立国213年,与少数民族和亲16次;唐朝立国289年,与少数民族和亲29次;西汉时仅有匈奴和乌孙。唐朝则有吐蕃、突厥、契丹、回纥、宁远国和南沼等九个少数民族政权;西汉和亲只限于西北和西部;而唐朝和亲则视野开阔,东北、西北、西部、西南都渗透到。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永徽律》,明确规定:“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反者,以法律论。”

——摘编自马敏钱晓芳《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治理边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汉唐两朝边疆民族政策共同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以前,基本是按照血统、世袭爵位、职位,寒门之子基本没有可能进入国家政权管理体制。到了汉初,汉高祖认识到人才的紧缺和重要,开始选贤任职。官员的选举标准是乡举里选,由地方治理官员对辖区内有才能、德行的贤人义士向皇帝和上级进行推选的官员推荐制度。汉代察举制主要有三种名目: 一是贤良方正,二是孝廉,三是秀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本身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察举制遭到全面破坏,人才选拔也已名不副实,察举制逐步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许为《以名入仕以文取士人才选拔制度比较——以察举制和科举制为中心》

材料二

科举制创始于隋朝,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文采优劣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唐朝沿袭 了隋朝的官员选找制度,自由报考,以诗赋策问取士,但店代科举有秀才、明经、进士、俊±、明法、明字、明算、童子、道举等诸科,并且在每一科里面又进一步细分。其中,明经科重帖经、墨义,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学经典的记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面向一般士人的对时务策,突破了山士族门阀是断的传统经学的限制。虽然诸料并存,但主要是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李默海《布衣入仕与中图君主专制政体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共同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法律宣教在历朝历代的不断重视下,逐渐形成了其特有体制与独特优势,有效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与伦理教化功能的实现。简单的生产生活方式只需简单的法律法令即可,因此.中国古代的法律宣教,便遵循这一“简本普及”传统。具体实施中,针对儿童有注重教化的“蒙学教育”;针对德高望重之人.有隆礼重德的“乡饮酒礼”;针对官吏,有朝廷重视的“明法律令”。自战国以来,法律考核在商鞅的主张下极其严苛,掌法官吏在回答其他官吏或百姓的咨询时,必须按法定程式回答。此外,明清两代都规定百官必须熟读法律,京师内外各部门官吏都要接受其上司的法律考核,倘若不能通过则受到惩罚。

——摘编自谢宝仪《中国古代法律宣教制度的优势与当代借鉴——以基层普法为视角》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皇帝既是口衔天宪的最高立法者,还是最高的司法权威。而西方从古希腊起,不同的权力中心同时共存有很长的历史,因此.西方法系总体上是由多个法律体系组成的组合性系统。在法律结构方面.古代中西方法律都在奴隶制和封建制下维护不平等的身份等级秩序;但西方法律传统在文艺复兴及近代法律变革之后,出现了平等化、非歧视化的浪潮。在法治终极目标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实质正义的实现,以结果平等、社会关系和谐为目标;西方法律传统则注重程序正义,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是其主要的目标实现方式。在法治认识论方面,中国古代个人依附在家庭和国家之下;西方法律传统更看重个人,个人权利和个体自由是法律关系的基石。在国家与社会的治理模式方面,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倡德主刑辅、礼法并重、宽猛相济;而西方法律传统特别是中世纪以降,长期采取宗教至上、法律为辅的社会治理方式。

——摘编自冯玉军《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宣教制度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法律的主要不同点,并说明其历史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结合官员的任期,按照官制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官员的品行、绩效进行考核,分出等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考核内容,是确保权责一致、循名责实的考核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比如,对高级官员和中低级官员、京官和外官的考核内容分层分类进行。在考核内容上既重视常规性考核又加强特殊性考核,有利于对官僚集团形成普遍约束力并突出管理的重点。在考核过程中,加入监察权对考核权进行制约和监督,比如秦汉时期设有御史在考核中进行监督。考核结果贵在使用,考核后的赏罚兑现与否,关系到整个考核制度。唐代考核的结果与官职联系起来;明代三年一考,九年考满,最终的考核结果还要看工作岗位的性质,以及任职期间有无过失。

——摘编自齐瑞《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及功效》

材料二 为避免文官队伍滋生腐败,滥用职权,西方各国制定了文职官员必须遵守的各项严密规定,如官员经商、兼职,接受金钱、礼品馈赠等,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政府官员同经济界是完全脱钩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消除了官员以职权谋取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普遍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度。严格考核、督察,也使入门后的文官人员不敢懈怠。行政活动必须公开、透明,以有利于监督机构有效监控,它们从法律、制度上赋予社会公众、利益集团、新闻媒体严格监督政府的权力。此外,还实行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此稳定文官队伍,使其工作尽心尽职。

——摘编自时聪《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廉政机制及其借鉴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廉政机制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和西方文官廉政机制给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借鉴。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政变后,格党成为执政党……18世纪大部分时间都由辉格党执政。在该党执政期间,英国建立起了内间制及政党政治的某些基本原则,如18世纪上半叶形成的国王不参加内阁议会、以首相为核心的内阁领导政府的原则,等等。

——摘编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国定为435名,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分选区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两年,每两年选举一次。因会议员可以连选连任,没有任职年限的限制。国会的主要权力是立法权,除此之外还享有财政控制权、监督权、人事权、国会自治权、弹劾权等权力。

——摘编自田洪俊《考察美国议会的几点收获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说美国国会的权力来源和权力范围。
2022-03-2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的中央决策是在以三公九卿制为基本模式的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在具体进行决策时,则有公卿百官集议决策、中朝决策、中外朝合议决策和有司决策等不同形式。公卿百官集议和御前会议是汉代中央决策的两个最基本方式和层次,而公卿百官集议决策是最经常、最基本的方式。西晋时,产生了尚书“八座”朝议的形式,即以尚书省之长官令、仆与诸曹尚书组成一个经常性的、相对固定的决策班子,直接对皇帝负责,由此在皇帝和百官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决策班子。到唐代,宰相决策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最重要的决策层次,这就是“政事堂”(中书门下)决策制度的确立。当时规定凡天下大事“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宰相决策与御前决策和百官大会决策共同构成有机的决策体系。

——摘编自黎虎《汉唐中央决策制度的演进及其特点》

材料二   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近巨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唐时三省长官虽为永相之职,间也有他官参知政事,如“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及后来有“内相”之称的瀚林学士。

——摘编自《中央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汉代到唐代中央决策制度发生的变化,并简评百官集议决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说明统治者是如何将“近臣”变为“大臣”、将“大臣”变为“近臣”的。
(3)谈谈你对封建统治者调整中央决策制度与中央官制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