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节假日概况

汉代
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除此之外,一年中还有腊日、伏日、元日、社日等节庆假日

唐代
永徽二年,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谓之“旬休”;一年共有53天的节庆假日,包括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

宋代
官吏的日常休假,沿袭唐代,仍是十日一休沐。宋代一年有54天节庆假日,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7天。宋代不认同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

元代
在公休事宜上一改宋代旧制,虽保留了“十日一休沐”的旬假制度,但节假日骤然大减,共计16天

明代
取消唐宋以来官员的旬休制,代之以一月一休制。公假较元代进一步缩减。明代将大部分传统节假日都取消,只保留元旦、冬至、元宵三节休假

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明代公休制度,在此基础上取消例行的日常公休,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法定节日休假串联,谓之“封印”休长假

——据杨联陛《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等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节假日变化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趋势准确,阐释清晰,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个分裂,绝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严格说来,要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惟就王宝论,皇位世袭法,永远无何大变动,只是朝代的更换,刘家换了李家,此等事并不重要。但就政府来说,其间变化则很大。换句话说,是讲政府职权的分配。政府中最重要者为“相权”,因于相权的变动,一切制度也自随之变动。就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来看,中国历史上政府职权分配之演变,我们便可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相关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5-19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杨联陞《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等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节假日变化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趋势准确,阐释清晰,逻辑严密)
2023-11-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时期演变
1500年前后欧洲有超过100种不同的银币在流通,金币的发行者有32个政治实体,一国之内流通多种货币,真正称得上“国际货币”的只有佛罗伦萨的Florin金币和威尼斯的Ducat金币。
1816—1929年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随后德、法、意、日、美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西方资本主义建立了相对统一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
1929—1945年1914年以后,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1年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建立IMF这样的国际协调机构。
1971年以后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90年代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聘》

上表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货币的多种变化。概括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以之为主题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1789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徽,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


结合所学知识,就历史中的“沿袭与创新”从政治或经济两方面任选其一进行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3-01-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从中国历史上对少数民族地区所实行政策的发展变化,可以梳理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表所示)。

认识一

随着各民族的交往深入,中央王朝管辖范围逐步扩大,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认识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原王朝对民族地区管理越来越直接、具体、细密。

认识三

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增强,各民族在传承、保留一定民族特点的同时,共性越来越多。

——摘编自史金波《略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演变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认识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1-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069次组卷 | 66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虽小,但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总体发展状况,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学者从新中国19492016年间发行的1720套邮票中,抽取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社会、科技八大类共计261套邮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如下表格。

          时间
主题
革命的中国1949—1978探索的中国1979—1992现代化的中国1993—2008负责任的大国2009—2016
面对挑战88832
团结一致1001032
开放合作03722
调整改革03421
参与国际事务02423
深化经济改革03473
引领国际事务001420
发展民生经济00722

——杨柳、董天策《“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


该表能够反映我国发展中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写变化趋势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在建国后的三四年中,我国同苏联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签订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各种专项协定和议定书等,共达110多种,而与其他国家订立的各种协定,总共才二三十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根据材料,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方针的发展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施背景方面予以简要说明。(说明:只答一种变化趋势即可。要求史实准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讲到,古代的政治讲汉、魏晋、唐、宋、明、清,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朝代,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首先讲政府职权的分配,我们可借此认识中国传统政治之大趋势,及其内在之根本意向。第二个范围讲考试和选举,让我们先知道中国历来政治上规定着哪种人才可参加政府。 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第三个范围则讲政府的赋税制度,这是政府关于财政经济如何处理的制度。


参考材料,自选材料中所列的朝代(或时期),以钱穆先生“第二个范围”所涉内容为视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字数:350字左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