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律疏议》是唐代最重要的法律文献,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在世界法制史上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

《唐律疏议》节选

篇目条款
《名例》篇“十恶”罪分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谓告言(告发)、詈言、诅詈(辱骂诅咒) 祖父母、父母,绞: 祖父母、父母在, 别籍异财, 徒三年; 供养有缺, 徒二年……”
《户婚律》“诸里正, 依令: 授人田, 课农桑”;“户内永业田, 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每丁, 租二石, 调丝、绢、绵三两……”:“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 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职制律》“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颁布敕令特别选拔) 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 名行相副”;“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 一尺杖一百, 一尺(同匹) 加一等, 十五正绞”。
其它毁伐树木、稼穑者,各计赃, 准盗论; 诸不修堤防及修而失时者, 主司杖七十……水雨过常, 非人力所防者, 勿论。
根据材料的相关信息,指出《唐律疏议》的史料价值并运用其史料价值对唐代社会的某一特征或现象加以阐释。   (要求:利用材料中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认识正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3-0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律疏议》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永徽律疏》,是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篇目节选条款节选
户婚“诸里正,依令:授人田,课农桑”;“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每丁,租二石,调丝、绢、绵三两……”;“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地还本主,财没不追。”
职制“诸州岁别贡人”;“若别敕令举及国子诸馆年常送省者,为举人。皆取方正清循,名行相副。”“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
名例“谋反、谋大逆之人处绞,祖孙、兄弟皆配没”;“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诸殴祖父母、父母,斩”“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根据上表信息,指出《唐律疏议》的史料价值并运用史料价值对表中所体现的唐代社会某一特征或现象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语言简洁,逻辑清晰)
2024-05-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郑和航海图》(局部),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五年(1430年)间。

2《坤舆万国全图》,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于17世纪初共同绘制。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图2的史料价值。
2023-02-15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下表所示为秦汉史部分关键词

“秦统一”“郡县制”“汉承秦制”“推恩令”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存世的大量史料中,有很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字书写、镌刻在一起的,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合璧文字史料。

材料一   汉文、佉卢文合璧马钱是汉朝时期鄯善国(本名楼兰)的货币,其一面用汉文篆字标明币值,另一面正中为一马或骆驼图案,钱币周围一圈是佉卢字母,为佉卢王的名字。


材料二   唐长庆元年(821年)唐朝和吐蕃会盟于长安,翌年又会盟于逻些(今西藏拉萨),后在逻些立唐蕃会盟碑。碑正面西向是汉、藏文两体对照,左半藏文横书76列,右半汉文直写楷书6行,文义相同。


材料三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车里宣慰司印的一侧有道光十五年正月年款,另一侧有道字一千二百五号。印身还刻有礼部造等文字。此印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皇帝颁赐给车里宣慰司的官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融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两个时期的合璧文字史料,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准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6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过程,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摘编自杨筑慧苍铭《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历史知识,围绕“‘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选择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史料注释】从19375月起,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政治,图为根据地的民众举行地方代表和政府成员的选举。


【史料注释】华北人民政府宣告成立的布告。这个由中共和其他民主人士合作的统一的人民政府,是行将诞生的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请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或补充)一个时期并就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进行评述。(要求:史实准确,论从史出)。
2024-03-1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在政府、士绅等力量的推动下,通过征用族产,改造乡村中原有私塾、庙宇等设施,乡民集资兴学等手段,新式教育进入中国乡村社会。庙产兴学成为一股社会潮流,弥漫全国。山东《泰安县志》记载当时该县共有学校348所,其中93.68%的学校校址设在原来的道观庙宇。但是却出现破坏、劫掠新式学堂,攻击与新式学堂相关人员的“毁学”行为,见下表。

19041909年间典型“毁学”事件一览表

时间地点引发“毁学”事件的原因受波及的学堂名称
19048江苏无锡当地米业界及守旧势力反对官府增加用于办学的米厘。崇安寺三等公学、东林学堂
1904四川广安州当地习绅、僧侣仇视“庙产兴学”。旱灾发生,绅士借机造谣污蔑新式学堂。广安州学堂
1905江西乐平县当地官绅勾结以兴办学堂为名抽收捐税,农民负担加重。乐平县小学堂
1906河南永宁为筹集扩充学舍所需经费,知县下令限期向民众摊派,匪徒借机造谣生事。-
1907广东大埔县新式学堂学生对神灵的态度行为等与百娃传统的神灵信仰间的冲突。反对“庙产兴学”的士绅借天空不下雨造谣事。湖山初等小学堂
1907四川开县民众反“洋教”斗争。岳溪场、南门场、严家场、广福场、仁市场等学堂

——整理自东方杂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


结合所学,对材料中所述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紧扣材料,论从史出,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2-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2月份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

来源

夫以秦西各国之富,犹赖钞法以济用,则行钞之利可知矣。日本维新以前,国势寖弱,行钞后而即转弱为强;俄罗斯昔时地广民贫,行数十年,国用充裕,至今赖以周转。1907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等折——主张铸造一两重十足成色银币》
言省外国纸币日渐流通,非设法抵制不足以固主权,而重财政,应请大部速筹办法,于吉林设立银行,以保权利。1907年《吉林清设银行》
(上海)各华商因洋人不准以中国银行钞票完纳工部局捐税,特开秘密会议筹商抵制之策;(哈尔滨)总商会通告传阅于哈埠商界,通知商人拒绝行使外钞。1908年《内地禁用外国纸币》
凡在大清国境内,以大清国币交付者,无论何人,无论何款,概不得拒不收受。1910年《币制则例》
(外国)银行类皆魄力雄厚,信用卓著,故其纸币亦极得中外人之信用……尤视外国纸币为至宝,本国纸币之信用远不及之……外人恃其信用,以一纸易我金钱;而我国不能以一纸易彼金钱。国民乎,岂从此束手待毙矣乎!1911年《申报》
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发行纸币之结果,不但可扰乱一地之金融,且足以使大宗正货流入外人之手。此诚可恐者也!……若一旦有变,则非但兑现无门,即我国之法律亦无从制裁之也。1923年顾宝善《对于外国银行发行纸币之管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的货币主权之争”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朝的地方基层组织——保甲组织

明清之际,战乱不止,土地荒芜,人口流亡,里甲体系彻底瓦解。清期定鼎北京后,推行保甲制度,重建基层统治秩序。摊丁入亩后,人丁编审受到忽视,保甲组织逐渐取代了里社组织。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关于保甲组织的史料

凡一州县分地若干,一地方管村若干。其管内税粮完欠,田宅争辩,词讼曲直,盗贼生发,命案审理,一切皆与有责。《清文献通考》
雍正二年颁布《圣谕广训》,每月朔望将乡村的老少召集在一起,由“老成者”宣讲。其主旨是宣扬“忠孝一体”,让乡里百姓遵礼循规,不能逾制。《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令各该地方官每于冬间春初,点查保甲,即将逐户男妇大小名填注册内。……设遇赈济,自无脱漏。《清高宗实录》
遇灾歉或须放赈平粜等事,地方官邀集乡、里耆,转令各甲耆,将该甲内实在贫民秉公查踏分晰。《浙江平湖查编保甲事宜》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对清朝的保甲组织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