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3 道试题
1 . 秦与隋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关于两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历代均有评述,有人认为急切的政风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受秦隋二世而亡的影响,后继的汉唐王朝在政治体制上均有所倒退。下列史实属于“倒退”的是
A.郡国并行制B.以“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
C.三省六部制D.采用科举制为新的选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根据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而作。据此可知,该选官制度是
A.察举制B.世卿世禄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3 . 在宋代科举制中,增加了一场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阅卷时盖住考生的名字)、誊录(抄写考生的试卷),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另派考官。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B.已经杜绝了政治腐败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4 . 宋太宗时期,宰相有9人,参知政事有23人,枢密使有4人,知枢密院事有3人,枢密副使有 12人,同知枢密院事有7人,签书枢密院事有5人,三司使有22人,除去重复任职者,参与这个宰相群体的有55人。宋太宗的这些措施
A.激化了君相间矛盾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意在防范宰相专权D.缩小了地方的行政权力
2021-01-03更新 | 739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2021-01-03更新 | 712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朝划分行政区采取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B.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C.加强专制皇权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2021-01-01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东汉时期,尚书令的秩禄是一千石,尚书仆射六百石,只相当于中级官员。但是外戚却非常看重这些职位,与其他官员展开激烈争夺。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是
A.皇权对相权的打压B.三公九卿制的强化
C.外戚把持中枢机构D.宗法观念深入人心
8 . 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
2020-12-30更新 | 228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对明代165位内阁大臣的任职年限做了统计,其中任职在1年以下的占18.63%,1~2年的占22.98%,2~5年的占26.09%,15~20年的占6.83%,20年以上的仅占2.49%.这一现象折射出
A.内阁大臣更迭频繁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君权相权矛盾尖锐D.君主专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明代官员孙承泽说:“内阁之职, 同于古相, 而所不同者, 主票拟而不身出与事。”这说明明朝的内阁是
A.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B.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中枢
C.宰相共同议定大政的场所D.统率六部百司的上层机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