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新唐书》等史料均记载:唐强盛时,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包括波斯商人在内的胡商纷至沓来。他们将珍禽异兽、珠宝香料、玻璃器皿、金银货币、宗教信仰、音乐舞蹈、饮食服饰等带入中原,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然而,萨珊波斯帝国却江河日下,风雨飘摇,危在旦夕。面对阿拉伯人势不可挡的政治威胁与军事进攻,萨珊国王耶兹底格德三世曾三度“遣使朝贡”,向唐朝求援。终因路途遥远,唐太宗爱莫能助。642年,阿拉伯大军在奈哈万德彻底摧毁萨珊军,攻克泰西封。耶兹底格德三世逃往中亚,651年卒于木鹿,萨珊王朝遂亡。耶兹底格德三世之子卑路斯逃至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求救于唐朝。为了安抚流亡的波斯王子,同时也出于对西部疆域安全的考虑,661年,唐朝在锡斯坦的首府疾陵城(今阿富汗西南部的扎兰季)设波斯都督府,拜卑路斯为都督。按照《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四册的记述,“唐代波斯都督府所辖境域,仅波斯东部边地而已”。翌年,卑路斯被唐高宗封为波斯王。据《册府元龟》记载,卑路斯两度“遣使访朝”,向唐高宗“献方物”,并于673年亲自来华。由于不断遭到阿拉伯人的进攻,674年卑路斯等波斯贵族入唐避难,定居长安。萨珊波斯亡国后的百余年间,唐朝对流亡、寓居、滞留于大唐境内的波斯王室后裔礼遇有加、诚信亲善。有学者认为,在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可能就是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古波斯后裔。

——摘编自雷钰《丝绸之路见证下中国与波斯的友好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与波斯友好交流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要进一步研究唐朝与波斯关系还需哪些方面的史料。
2024-05-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卷
2 . 丁忧源于汉代,是古代官员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清会典》记载“督抚丁忧,不得遽行送印,其任内文卷,择司道一人代行,听候谕旨方准离任。”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而是给假100天,大祥、小祥等忌日另给假日。这一调整(     
A.出于加强专制的需求B.贯彻施行德治的理念
C.拘泥于传统的顽固性D.基于现实的政治考量
3 . 汉武帝时,东北的夫余王国与汉朝建立臣属关系,长期受玄菟郡管理。《后汉书》记载:“其王葬用玉匣,汉朝常豫(预)以玉匣付玄菟郡,王死则迎取以葬焉”。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郡国并行制逐渐完善B.节葬已成为社会风气
C.汉朝与夫余关系密切D.各民族差异完全消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朝廷为树立官员楷模,激励官员高效勤勉地治理地方,常常借德政颂表彰地方官员。唐朝德政颂已形成固定程式,先序后颂,内容丰富,还原出人物的立体形象。其序文主要介绍官员的身份、家族背景、任官经历等基础信息,最重要的是官员在任期内做出的成绩,内容充实。德政颂所歌颂的对象并非随意确定,必须有可圈可点的政绩。《唐六典》记载:“凡德政碑及生祠,皆取政绩可称,州为申省,省司勘覆定,奏闻,乃立焉”,经官方多重查验写就的德政颂,其内容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撰拟德政颂要求作者具有极高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素养,大多由翰林学士或札部侍郎完成,代表的是中央政府发出官方对官员的赞赏。因此德政颂兼具颂文的华丽铺陈之美和公文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唐代德政颂包含了百姓的评价和帝王的考核两种标准,但最终被确定为歌颂对象的官员必须符合官方的管理需求。唐代德政颂所记载的地方官员的事迹和为官品质为后人树立了楷模,对今天的地方治理也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摘编自陆婷婷《唐代德政颂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德政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德政颂对地方治理的影响。
2024-04-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商品必须明码标价、不得“严刑逼供”、必须以德服人等相关记载。这些记载(     
A.反映了律令的儒家化B.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结合
C.凸显了教化高于法律D.推动了律例合编体例产生
2024-04-04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时将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诸侯,但秦朝时秦简已有“东成(里名)户人(户主)士五(无爵或免爵者)夫,妻大女子(女性)沙(名字),子小女子(女性)泽若(名字),子小女子(女性)伤(名字)”等记载。材料说明(     
A.土地制度由公有制转为私有制
B.人口已由诸侯掌控转向王朝国家管理
C.人民赋役负担已经越来越繁重
D.女性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高
7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大历四年正月十八日,敕有司:“定天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税钱,分为九等……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荒田开佃者,亩率二升。”据此推知,该税制(     
A.不抑兼并,按财产两次征税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计亩征银
C.以均田制为基础,分类征收D.废除丁税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8 . 据儒家经典《尚书•酒诰》记载,周公对卫康叔说,商汤畏惧天命,施行德政,所以得了天下;商纣王自以为大命在兹,安闲逸乐、不恤民众,因而堕废天命,被西周取代。据此可知,西周(     
A.执政理念中包含了一定的理性因素B.政治活动中神权迷信的影响力增强
C.深受儒家“以德治民”思想的影响D.以“天命”为君主集权的理论基础
2024-01-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宋史》记载:职官七事包括“一曰举官当否,二曰劝课农桑、增垦田畴,三曰户口增损,四曰兴利除害,五曰事失案察,六曰较正刑狱,七曰盗贼多寡。”并且把这分为“四善、 三最”进行考核, 每年一考, 三年为一任期。 “四善、 三最” 的考核(     
A.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B.确立了完善的官员选拔标准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D.弥补了政府监察体系的不足
10 . 《新民周刊》记载,在邓小平和陈云等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截至1983年4月底,全国已揭露并立案审查的各类经济犯罪案件共计192000多件,所涉及的党员中被开除党籍的共8500多人,经济反腐败活动取得重大胜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B.法治经济建设契合了时代需求
C.市场经济体制初建经济混乱D.改革开放推动法律体系的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