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

①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②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③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摘编自蔡双全《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史事演进逻辑将梁启超法律辩护词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法律辩护的意义。
2 . 古代政府加强户籍管理的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户籍管理的措施,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来编排户口
②“诸色户计”,按职业登记户口类别,世代相袭
③“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进行比对
④“土断”,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④②
2024-01-2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以下为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示意图,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2024-01-20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货币、信贷是商品经济发达的表现,便利了商品交换。以下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按照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世祖中统元年,始造交钞,以丝为本"
②“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③"钞票四百二十元,外加即期庄票两张"
④“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 ……,经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以下变法思想按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③“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④“民有所犯,依法而断。”“法既豫定,民皆先知。”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781次组卷 | 59卷引用:专题04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一)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7 .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下列有关选官标准排序与之相符合的选项是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8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55次组卷 | 42卷引用:专题01 西周的政治与经济-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9 .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就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双向互动过程。下列“双向互动”的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马尼拉外长会议确定东盟同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②提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④参加日内瓦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2021-11-12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09 日内瓦会议7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