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 . 在黄宗羲看来,“臣”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做官是为了天下万民而不是为一姓之君。从中可以看出黄宗羲(     
A.浓厚的民本观念B.主张扩大地方的权力
C.朴素的辩证思维D.具有强烈的功利心理
3 . 19世纪末,博物馆在西方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知识体系,而在同时期的中国,博物馆对全社会而言还是个陌生名词,由少数精英推动的建设博物馆进而实施公共教育以开启民智的事业阻力重重,“古物公有公藏”等政策建议遭遇广泛非议。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博物馆建设缺乏政府支持B.文物收藏事业萧条
C.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薄弱D.对外交流渠道堵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这深刻反映了近代我国文物观念(     
A.强调对文物的搜集研究B.倡导建立民众与文物的联系
C.促进国人民主意识觉醒D.关注国家命运注重文化自信
2024-05-09更新 | 253次组卷 | 3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9年,大型史料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克服重重困难后正式出版发行。下表内容是《民国史料丛刊》中收编的部分史料及学者对其价值的推断。

史料内容史料价值
(1)《内政调查统计表》虽然收录得并不完全,但依然有一定的系统性。其中包括1932—1935 年全国以及各省医疗卫生机构、水利行政机关、农村经济的概况和灾害统计、土地变动、各省县管辖面积等数据从某一领域展现了社会发展面貌,对于理解某一领域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帮助
(2)《地方参政制度》讨论了当时中国的民主政治、地方政府之民主问题、战时地方民意机关应如何设立、地方民意机关问题评议、地方行政与地方参政、地方民意机关的建立、省县参议会的工作等问题
(3)民国知识分子们的热议话题之一——《缩小省区草案》讨论怎样将当时的大省分割成数小省,以缩小行政区划,并确定缩小省区的原则、草案,附有“内地十八省统计简表”“边地十省统计简表”“缩小省区统计简表”“缩小省区属县详表”“缩小省区图”等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可作为当时知识分子思维活动非常活跃的证据

——摘编自孙燕京《史料与史学研究——〈民国史料丛刊〉的价值及其应用》

请仿照事例(1)(3),撰写(2)的史料价值,并据以上三则事例及所学知识,指出丛书《民国史料丛刊》在史料收编上存在的困难。
2024-05-02更新 | 7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永和县第一高级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自产生以来,就在东亚一直处于文明辐射中心的地位,精神的“火焰”一直燃烧得比较炽热。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在汉字的基础上朝鲜创造出喃字,日本创造出假名,越南创造出谚文
B.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C.瑞典首都的中国宫陈设为中国传统样式,四壁挂有中国字画
D.中国的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在印度产生了影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资本的区域性被彻底消解,伴随着广阔的国际市场及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构建,资本的网络化随之而来。资本网络化流动和扩张的趋势,从经济领域开始,向着文化领域延伸,经济全球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文化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与国在文化贸易场域中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摘编自徐望《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文化贸易形势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8 . 1874年,李鸿章与秘鲁外交代表葛尔西耶谈判,签订条约,迫使秘鲁政府保证,此后将“实力保护”华工。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就《会订古巴华工条款》签字,规定废除契约劳工制,禁止使用诱骗和强制的方式拐卖华工出国,对华工在古巴生活权益、中国派遣领事官员予以保护等问题亦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上材料反映出(     
A.清政府严格限制华工出国规模B.华工在海外获得了自由发展的权利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提升D.清政府运用外交手段维护华工利益
9 . 1884年通过的《英属哥伦比亚华人居民管理法案》规定:对每一华人居民征收10元;从事采矿的华人须取得“自由矿工证书”,且每年缴纳15元。次年该地立法机关通过《阻止华人移民法案》,规定禁止华人移民入境,违者处以50元罚款。这些规定(     
A.旨在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B.违背了近代自由平等理念
C.致使该地自由劳动力短缺D.完善了殖民地的法律体系
10 . 苏格拉底在教育方面主张要培养具有智慧、正义、节制、勇敢等品格的人,同时他认为“美德即知识”,应该将政治、雄辩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体育等列为需要学习的科目。这些主张旨在(     
A.否定封建神学桎梏B.普及民主政治理念
C.推动自然科学发展D.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