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推动
A.世界完全形成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B.各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得以消除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对等的利益D.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 . 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06-21更新 | 6046次组卷 | 59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B.茶叶C.棉布D.白银
2019-06-21更新 | 3237次组卷 | 37卷引用:海南省2019届高三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
2019-06-10更新 | 450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19-06-08更新 | 618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Ⅱ)
6 . 据统计,英国在1700年至1851年,制成品在进口商品中的比例从28.4%下降到4.9%,原料从45%上升到58.2%,1831年曾高达70.4%,食品从26.6%上升到36.9%.英国进口商品结构出现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
A.工业革命开展带来的客观影响
B.通过殖民扩张掠夺了更多的原料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
D.圈地运动造成农业生产持续下降
2019-06-07更新 | 444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他山之石”的作用。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驱者编译书报、编辑书籍以了解外部世界,其中主要介绍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番客篇》D.《华事夷言》
2019-04-19更新 | 259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8 . 陈乐民在《欧洲文明扩张史》中写道:“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罗马人在对地中海的统治中融合进了希腊文明的精神,把希腊精神转换成了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形成了罗马法的原则”,这表明
A.罗马文明渗透有希腊文明特质B.希腊文明有明显的侵略特征
C.民主政治推广到罗马帝国全境D.罗马法逐渐演变成为万民法
2019-04-12更新 | 1055次组卷 | 22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体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20世纪下半期世界经济的发展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历史信息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为美国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
B.确立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C.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从无序到有序的趋势
D.世界各国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
10 .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3084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江苏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