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高丽王朝的中央官制示意图。由此可得出(     

①中国儒学促进高丽发展   ②中华文化圈已完全形成
③中华文明影响周边国家   ④高丽政治制度仿效中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2024-03-29更新 | 309次组卷 | 8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身份称谓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半岛人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梅斯蒂索人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穆拉托人、桑博人等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4 . 下列思想家中,第一次把“道”作为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提出来,并提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恶)”等命题的是(  )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社会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刺激了中唐以后儒学的复兴。宋政府建立后,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统治者急需维护统治,五代时期分裂和混战,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道德式微,宋代当政者急需构建新的统治思想以维护统治。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

——摘编自[加]卜正民《哈佛中国史》

材料二   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个人修养要以敬畏天理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理学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新儒学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6 . 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早期儒学思想家的主张

思想家

思想主张

孔子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赋敛”

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材料二   朱熹所处的南宋时代,内忧外患,危机四伏,整个社会道德失范……朱熹认为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提出“谨守力行以践其实”。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

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1)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观念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习近平讲话”指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2023-12-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在诘难争鸣中也呈现出相互交融的特点。下列主张能体现该特点的是(       
A.“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23-11-26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就波斯帝国皇帝冈比西斯二世(公元前530—前522年在位)征服埃及事件,希罗多德曾直白地说:“与大军同行的一部分希腊人是来做生意的。”据此可得出的认识是,波斯帝国的征战(     
A.促进了文化交流B.扩大了疆域版图C.增强了经济实力D.拓展了贸易范围
9 . 《尚书》中记载:“安民(让百姓平安)则惠(恩惠),黎民怀(归向)之。”“惠者,爱也。”这句话反映出(   )
A.隆礼重法B.自由平等C.民本思想D.主权在民
2023-11-2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德里苏丹国对非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1/3-1/2,对穆斯林农民征收的田赋占产量的5%-10%,对非穆斯林课以人头税。可见,德里苏丹时代(     
A.民众信仰最终实现统一B.教权与王权矛盾尖锐
C.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D.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