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15世纪中叶,传统的陆上东西贸易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通商要道而几近瘫痪,西方人不得不考虑从海洋上开辟通行东方的新航路。揭开这一序幕的是(     
A.意大利B.葡萄牙C.西班牙D.荷兰
2 . 下图中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化成就的是(     
      
                  ①莎草纸和象形文字               ② 《汉谟拉比法典》
      
          ③狮身人面像                       ④史诗《摩诃婆罗多》
A.①B.②C.③D.④
3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17世纪初,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的是(     
A.英国人B.西班牙人C.法国人D.俄罗斯人
2023-05-18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读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社会结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
成分及职责宗教祭祀统治和保卫国家普通劳动者服务于前三种不可接触者
A.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B.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
C.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2-08-13更新 | 1501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张骞的事迹称为“凿空”。这里对“凿空”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将佛教文化介绍到中原地区B.开辟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
C.代表中央政府管辖西域地区D.解除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8 . 玉米是一种高产农作物,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下列有“玉米文明”之誉的是
A.埃及文明
B.印加文明
C.阿兹特克文明
D.玛雅文明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D.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0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43次组卷 | 11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六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人教版高一历史期末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