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图片:
   
思考:《十二铜表法》出现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该如何评价这部法律?
2023-10-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至隋朝,在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繁盛期。

——摘编自王炳华《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等

材料二   从出现伊始,丝绸之路就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仿佛是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沿途的一个个亚欧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各文明的科技、制度和文化不断地剧烈碰撞,最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亚欧文明交流方面归纳丝绸之路所带来的影响。
2023-09-2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在不触犯地主阶级根本权利的基础上求得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这对那些无拳无勇的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缺乏可以依靠的社会基础就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史料二   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

时间事件
1901设立外务部;成立新军体制
1903设立商部,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1908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着手成立各省代议机构——咨议局
1910成立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
1911行内阁制,设总理大臣及民政等10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指出其意义。
(2)根据史料二表格,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有学者指出“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清政府已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遇”,结合时代背景论证该观点。
2023-08-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学习讲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期起,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思想解放浪潮冲击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分类和科学实验方法。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认为博物馆将会“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成为发明家集结与交换心得的场所”。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

——摘编自《博物馆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博物馆建立的历史背景。
2023-05-05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精品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教材P66“学思之窗”:你还能够说出一些美式英语中来自印第安语和非洲黑人语言的单词吗?这些单词说明了什么?
2023-04-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思考:你从这则材料中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023-04-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教材P72“史料阅读”: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慕。”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
                                                                                                           ——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王红生等译《全球求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思考:这则史料透露出什么历史信息?
2023-04-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即古印度)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阅读材料,想一想: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2023-04-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9 .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体现了跨国公司的什么特征?
2023-04-20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课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材料   10世纪中期,基辅罗斯与波罗的海地区和拜占庭进行贸易,在政治和经济上,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的影响,一些新词汇也进入到俄语中并被广泛使用,例如十字架、修道士、哲学、逻辑性等。13世纪,一些来自蒙古突厥语系的词语被俄语所吸纳,成为了俄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的与游牧生活有关,如长袍、托运队,有的与国家架构、贸易相关,如国库、商队、可汗。17世纪末18世纪初,彼得一世决心打开通向欧洲的窗口,亲自前往西欧学习,随之而来的词汇包括司令部、港口、船舱、船舵等。18、19世纪,俄罗斯宫廷崇尚法国文化,法语成为俄国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大量法语词汇融进了俄语中。其中有的属于生活领域,如长沙发、衣帽间;有的属于艺术领域,如演员、芭蕾;还有政治、法律及军事名词,如行政区、议会、仲裁、侵犯版权、军队。

——摘编自王晓华《俄语外来词的多维度研究》等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俄语在吸收外来词上表现出的特点。
2023-03-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精品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