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这一套制度,后世虽屡加变革,但基本精神却相沿两千余年——历代王朝大都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这一套制度是指
A.皇帝制度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郡县”和“封建”之间的最大区别是
A.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B.按地域划分的行政制度
C.郡守县令官位世袭D.维护了国家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考,“郡之称盖始于秦晋,以所得戎翟地远,使人守之,为戎翟民君长,故名曰郡”。可知,最初设郡的主要意图是
A.分化民族势力B.分化地方权力
C.加强边地管辖D.支撑争霸战略
4 . 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1-07更新 | 376次组卷 | 8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这主要在于郡县制(   
A.比分封制更为优越B.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广泛地实施基础D.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此制度的实行,使中国的国家形态逐步脱离‘(夏商周)古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转向单一的中央集权模式。”材料中的“此制度”(  )
A.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
B.负责监察中央和地方各项工作
C.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D.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7 .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物权》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材料二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基本主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朝防止地方割据的主要措施。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秦朝郡县制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完全由皇帝和中央控制,官吏不得世袭
2021-01-07更新 | 300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6-2017年青海省平安县高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2020-12-30更新 | 296次组卷 | 5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战乱频仍。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大不相同。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
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B.国君通过郡县统治各地
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0-12-15更新 | 216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