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年)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其中“厘金”一项是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据此可知(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财政发展呈近代化趋势
C.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A佳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024·湖南·三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田租大致在十税一至三十税一之间;此外,汉代未成年人(7~14)征口赋(20钱,武帝时23钱),成年人(15~56)征算赋120钱。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实行租调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

——摘编自《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材料二   公元485年,北魏冯太后以孝文帝名义(孝文帝尚未亲政)颁布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北魏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不结婚的男子4人,奴婢8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

——摘编自张守军《魏晋南北朝的租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租调制改革的看法。
2024-05-26更新 | 5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际银价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长期跌落阶段,中国银币与金币的比价在70年代跌破16:1之后,到20世纪初一路走低跌至33:1。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战败赔款总计约3.5亿两白银,由于这些赔款都以外币进行结算,导致实行银本位的中国(     
A.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力B.因汇率差价而承受巨大损失
C.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D.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银行
2024-05-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年的土地及田赋统计

地区田地(亩)税银(两)税米麦(石)
全国总计607843001244497244331131
江南4480064741378543327849
江南占全国比例(%)7.3716.9276.84

——全汉升《明清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以一条鞭法为例,“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田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唐代两种不同的赋税制度,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反映出当时(     
制度征收方式
租庸调制租:政府授田的男丁,每年须交纳粟二石
庸:每丁每年须为国家服劳役二十日
调:每丁按照当地的出产,每年输纳绢二匹、绫二丈、绵三两
两税法全国各地的人民,一律以现有男丁与田地数目为标准,划分等级,规定税额,分夏、秋两季交纳。户税依户等纳钱,地税按田地面积纳米粟
A.封建剥削减轻B.人身控制加强C.货币经济发展D.实物地租消失
2024-05-0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素质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6 . 春秋晚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按亩征税,根据土地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不同情况分等征收赋税。据此可推知,春秋晚期(     
A.人头税开始被废除B.井田制逐渐瓦解C.民众赋税负担较轻D.土地私有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宗(762~779年在位)统治前期,面对税权旁落和税制混乱的局面,曾试图恢复唐代前期施行的租庸调制。唐代宗采取的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并未收到预想效果。唐代宗的失败可能是源于当时(     
A.人地矛盾较唐前期更为尖锐B.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供应紧张
C.租庸调制威胁了权贵的利益D.唐廷的户籍管理能力显著削弱
2024-04-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调整前后情况。这一调整(     
土地产权赋役项目征税对象课税形式
调整前政府对农民授田,土地限制买卖田赋、力役、贡品分主户和客户,迁徙后仍向原籍交税以实物交纳
调整后政府不再授田,土地自由买卖户税、地税按定居地,按贫富交税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完成了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C.减少了税收名目和对象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税收情况比较

时间
数额
岁入粟岁入布绢帛税钱
(万贯)
间接税
(万贯)
估算总值
(万贯)
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实物(万石)折算额(万贯)
唐天宝年间
(742—756年)
2500800270013502002170
北宋熙宁十年
(1077年)
178871252.1267133.6564.64248.46198.7

注:间接税包括消费税、通过税、坑冶矿课等。

—据刘光临、关棨匀《唐宋变革与宋代财政国家》

材料二据杜佑《通典·食货二》估算,唐天宝年间计账户数约890金万,以平均每户所垦田数不超过70亩估算,天宝年间垦田数合计约6.2亿余亩。根据照宁五年(1072年)土地清文所得,当时垦田数约4.62亿亩;熙宁十年(1077年)户数约1788.7万。

—据刘光临、关桑匀《唐宋变革与宋代财政国家》

材料三北宋东京城各类城市用地的分布

材料四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1)结合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唐宋税收的差异作出含理解释。
(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其反映的宋朝时代特征,并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2024-04-2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关税税率的变化

时期关税税率
鸦片战争前实行单口贸易,进口税16%,出口税率4%,海关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盛行
鸦片战争后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协定关税,中英税则列举26 大类进出口商品税率,其余商品进出口税率约为5%。完善船钞制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明确“值百抽五”原则,扩大免税商品范围,放松对外国商品管理,为降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流通成本,进口商品仅缴纳2.5%子口税即可在内地流通。船钞进一步降低,鸦片贸易合法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输入的设备同普通商品一样只缴纳很低的进口关税,产品销售于内地,缴纳5%的关税及2.5%的子口税就能遍运全国
八国联军侵华后为保证清政府的还款能力,列强做出让步,对关税切实以5%征收,并大幅降低免税商品范围

材料二 西方列强从鸦片战争开始,参与清政府海关税则的制定。继而以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为借口,借助上海小刀会起义(1853年)导致江海关瘫痪的契机,强行成立英、法、美三国关税管理委员会,取得江海关关税的征收权,逐步形成了外籍税务司制度。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在扩大海关税收收入规模的同时,国外势力渗透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领域,国家和商业秘密一览无余,在对外经济和政治交往中更加被动。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