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9 道试题
1 . 北宋神宗时期,创立了免役钱等新税种,大多直接向农民征收货币。南宋时期,又进一步向农民征收折帛钱,中央政府的货币收入进一步增加。两宋政府的这些举措(     
A.为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B.提升了农业商品化程度
C.满足了商业发展的需要D.解决了政府财政性危机
2024-05-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五校(清新一中、佛冈一中、南阳中学、连山中学、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美元霸权建立后,美国借此收割全球财富。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期,英国希望战后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新国际货币体系,遭到美国激烈反对,美国希望获得国际金融领域的统治权。美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19291931年以前,国际储备货币主要由英镑来承担,但是英国战后黄金储备短缺,成为债务国,英镑丧失了这一能力。德国成为战败国,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法国在二战后复国,经济遭受致命打击。

——摘编自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各国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会使美元在海外不断沉积,这对美国来说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核心货币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冷战高峰期,美国陷入军事战略威胁金融安全的困境,不得不超发美元,并试图将经济危机转嫁到西欧等国。

——摘编自(美)罗伯特·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

材料三   1974年,美国与沙特达成协议,沙特必须以美元作为石油出口的计价货币,此后该协议被扩展到欧佩克其他成员国,逐渐形成“石油一美元机制”。沙特等国用美元购买大量美国商品和武器,石油收入又以资本方式重新回流美国,中东石油自此被深深打上了美元烙印。

——摘编自范尔为、王生升《美国中东石油战略的霸权属性及中国的应对方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石油—美元机制”的影响。
2024-05-1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三模)历史试卷
3 . 人类历史的演进就是一场变局与重构、动荡与复兴的协奏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30年以后,欧洲进入了所谓“宗教战争”时代,各国新兴君主为广开财源以宗教信仰为借口对土地和黄金等财富展开激烈争夺。西班牙著名神学家维多利亚以罗马“万民法”概念为蓝本,应时之需,创造性地赋予万民法以崭新的时代内涵,将万民法的范围扩展到远远逾越其传统界限的领域。正是依靠他的理论,所谓“国际法之父”雨果·格劳秀斯才建构起“富有灵感的体制”。因此,与格劳秀斯相比,维多利亚更有资格被视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者” 。

——摘编自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概念演进考》

材料二   受制于自然条件,黄金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币值的长期稳定,实际上等同于物价的下降。一旦一国黄金大量外流,就会造成通货紧缩,加剧生产过剩。而各国政府在货币政策受限的情况下,只能靠提高关税或殖民扩张来缓解压力。在一战和大萧条的冲突下,金本位制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日渐削弱的英国也无力维系英镑的国际地位。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瓦解。1944年,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材料三   当今世界充满动荡不安,人类面临多重挑战。保护主义、泛安全化冲击世界经济,单边主义、集团政治重创国际体系。乌克兰危机延宕加剧,中东冲突硝烟再起。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新的挑战接踵而来。但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将始终保持大政方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一是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二是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三是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四是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

——摘编自王毅《坚定做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维多利亚万民法与古罗马万民法相比“范围扩展远远逾越传统界限”的表现,简析维多利亚法学新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1944年确立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名称及内容,分析影响“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新的世界货币”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列举中国作为“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之努力。
2024-05-14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20题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4 . 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修正案,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及融资能力显著提升,但该修正案拖至2009年才生效。2010年又通过新的修正案,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与美元等构成新的货币篮子,但修正案直至2016年才生效。据此可知,这些改革(     
A.加强了区域集团间的联系B.解决了世界货币不足问题
C.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冲击了美国的金融话语权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经济、金融工作,领导革命政权发行了一系列货币,这些货币被称为“红色货币”。大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中,浙江萧山,湖南衡山、刘阳、醴陵,湖北黄冈、麻城等地的农民协会纷纷开办了自己的金融机构,如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浏阳金刚公有财产保管处等,用以发行流通券或纸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并发行货币。这些货币往往印制质量较差,材质多样。1932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叶坪成立,同年7月开始发行纸币,面值有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共五种,实行银本位制,纸币与银元等值兑换。另外还发行了壹分、伍分铜币及贰角银币。国家银行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193710月,西北分行改组为陕甘宁边区银行。

——摘编自马静《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及抗日战争时期的红色货币》(中国钱币博物馆视频讲解文案)

(1)根据材料.指出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货币”发行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行“红色货币”的共同目的:
2024-05-05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8题 中共党史-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6 . 如表为咸丰朝京城的崇文门关、江苏的淮安关与广东的太平关的征税统计(单位:两),该表作为直接证据,可以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年份崇文门关淮安关太平关
1851年314976.722324661.126113837.74
1853年314976.722100120.686102646.163
1855年174010.618153950.1477467.92
1857年216339.972110103.3153774.573
1859年201275.854116057.69130975.989
A.关税收入与南北经济分化B.晚清税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C.时局变化与南北关税征收D.晚清政府统治能力的下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两税法“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人头税在唐后期逐渐失去其法定地位。宋初,沿袭唐代两税法,然而人头税却以“丁口之赋”的面貌逆向复现,并以山地丘陵为主的东南地区最为突出。这一现象说明(     
A.中央集权导致地方税收的无序性B.两税法已不适合社会形势的发展
C.人地关系影响政府赋税征收方式D.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土地开发程度
2024-05-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黄媚《西汉早期半两钱生产与管理的初步考察》等

西汉前期货币的演变

时期货币名称货币政策备注
汉初半两(榆英钱)允许民间私铸24铢为1两;榆英钱实重3铢。
吕后二年八铢半两钱取消私铸,官铸
孝文五年四铢半两钱废盗铸令,允许私铸
景帝中元六年四铢半两钱禁止民间私铸,行郡国铸币
武帝元狩五年五铢钱郡国铸币
武帝元鼎四年上林三官五铢钱废郡国铸币,铸币权归中央

——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西汉前期货币生产与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西汉前期货币生产与管理的主要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024-05-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代实行户口与家中包括房屋家产等信息一并登记在册的基层管理制度。以下为秦简关于人口登记部分内容摘录:

某里士五(伍)甲·家室·妻·子·臣·妾·衣器·畜产

甲室·人

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

妻曰某,亡,不会封。

子大女子某,未有夫。

子小男子某,高六尺五寸。

臣某·妾小女子某。

牡犬一。

——摘编自王聪延《从“大索”“貌阅”溯源唐初户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汉代推行算赋、口赋、田租、算缗等赋税形式。其中“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高祖,贾人及奴婢加倍;汉惠帝时期,对民间女子1530岁不嫁的加收5倍。“口赋”是对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始于汉武帝,从3岁起征,至元帝时改为7岁。“田租”也称田赋,是以土地物产为征收对象的赋税,高祖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算缗”是财产税,征收的对象是商人、高利贷者、手工业者及车船所有者。

——摘编自敖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人口增长》

材料三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院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家庭的主要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赋税制度中体现的原则。
(3)有学者利用秦简来研究汉代的赋税制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说明。
2024-04-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晚清财政收入中税种所占比重(%)变化对照表。这一现象(       
年份田赋厘金关税
18427613011
188548111922
191127262423
(注:厘金是指清政府于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征收的商业税。)
A.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加剧B.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反映了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D.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2024-04-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东莞东华高级中学、阳江一中、河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