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2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派沈家本为修订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1904年至辛亥革命前夕,先后修订、制定和颁行了商法、刑法、法院组织法和《饮定宪法大纲》等多种重要的法典、法规和律例。

1904年公布的《公司律》是一部临时性的商事法规,计131条,以适应贸易和商事的需要。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钦定宪法的准则,即“大权统于朝廷”,以维护君主的最高权力。它还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以及议院法要领和选举法要领。1911年1月颁行的《大清新刑律》,形式上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法律,内容却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如保护皇室利益、维护封建礼教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清政府法律制度改革的影响。

2019-03-15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9年5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部门决定在京、津、沪选择8个企业进行扩权改革试点。为规范扩权试点工作,国务院于1979年7月颁布《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文件求各地区、各部门选择少数企业进行试点。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国家经委推广山东等省市的经验,将盈亏包干引入扩权让利改革,并将其进一步发展为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1981年11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2年11月,国务院又批转《关于当前完善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将完善经济责任制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责任制上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两个大锅饭”的问题。从1983年起,实行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的改革,即“利改税”改革。“利改税”采用世界各国通行的以税法、税率的做法来规范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国营企业由原来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使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46.3%上升为1984年的63.1%。

——据李捷《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企业改革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企业改革进程呈现的突出特点,分析说明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2019-03-13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据《吴问》记载,晋国赵简子将周制的“步百为亩”变为“二百四十步”为亩,从而提高了属民的生产积极性;赵氏实行国税与户税制度,往昔籍而不税的籍田制显然已被废除;战时作为应急措施出台的各级军功赏,扩大了军功奖赏的范围,有利于调动全军上下的战斗积极性。赵裹子辅政时期,晋国新型的君臣关系逐渐确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得到强化,文武分职的官僚体制也在初创之中。赵氏主观上为实现自身权力所做出的各项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晋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摘编自白国红《世族的崛起与春秋政治格局的演变——以晋国赵氏为个案》


(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变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国赵氏变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与各藩部、蕃属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税关机构。藩属体制下核心层是中央王朝地区,至中唐以前,关津大多遵循了孟子的“讥而不征”(只稽查而不征税)等主张。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逐渐成为课收商利的税关,财政经济开始居重。致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或交通沿线商税之关广泛设置。核心层外为边疆地区,形成了具有官营外贸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商贸交往场所和监管机构,如汉代关市、隋唐互市、宋代榷场、明清茶马司等。边疆外为边境地区,在“厚往薄来”的政策影响下,边境税关多为“怀柔远人、市惠藩属”。明前中期海外贸易政策走向政治极端,只有在政治朝贡之内才被允许。

近代以后,在条约体系下,中国在沿海开放口岸逐渐设立起由外国人管理的西式新关,新关被洋员控制,逐渐成为海关,新设的海关和原有常关并存。之后,通商口岸的常关渐归新关管理。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渐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在此前提下,国民政府陆续废除常关,海陆边关统一征税。由此意味中国全国范围内统一型的、西式近代国境海关最终确立。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税关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魏文侯变法按照“有劳面绿有功”的原则选拔官吏;“尽地力”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废沟洫”铲除井田界以便修水利;制定《法经》六篇,包括《盗法》《贼法》《囚因法》《捕法》《杂法》《具法》。据此可知,该变法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建立了成熟的官吏选拔制度
D.制定了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土地兼并更是剧烈,加以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江南地区出现武装起义。

材料二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规定,“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全部取消,但丁额不废;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分夏秋两次征收,依户等纳线,依田亩纳米粟,“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年间末,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鉴于百姓不懂法律以至身陷囹圄的情况,朱元璋“命大理卿周祯等取所定律令,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颁之州县,名曰《律令直解》”。派专人在乡村讲读律令,而且以讲读律令考核有关官吏,对不通晓律令者进行惩罚。提出“明刑弼教”,命令“有司于内外府州县及乡之社里皆立申明亭”,由本里百姓推举公平正直的里甲老人三五名负责申明亭事务,“凡境内之民有犯者,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还经常在申明亭公布“教民榜文”,以申明教化,普及法律。明中期后,申明亭制度逐渐废弛,统治者又在各地推行以宣讲圣谕为主的“乡约”制度,倡导百姓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据毕连芳尼米聪《试论明朝的法制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推行法制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明朝推行法制教育的作用。
2019-02-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山东省日照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王朝军队节节败退,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创建一支新式军队迫在眉睫。甲午战后,行伍出身的袁世凯,了解旧军队的弊端与陋习,一手创建北洋新军。新军以“两镇为一军,每镇步队二协,每协二标”等,为日后军、师、旅的建制打下了基础。新军实行逐渐递退方式,采取“军分三等”的兵役制度。入伍士兵要从年纪、身体、品行等多方面进行挑选。军官的任用实行“遏有官弁出缺,仍先尽学堂毕业之员选充”。新军注重了政纪、技术和战术训练的整体性。袁世凯还请编七句《劝兵歌》:“一要用心学操练,二要打仗真奋勇,……如果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北洋新军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军阀武装。

——据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军制改革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令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祗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叉明确要求:“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曹操发展经济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操经济措施的积极影响。
2019-02-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期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欲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
2019-01-30更新 | 3410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