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临时政府北迁后,第一届责任内阁对外交人员的聘任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改革由精通外文并且有着二十年外交经验的首任外交总长陆征祥主持,一改晚清权臣亲贵保荐的旧例,拒退未受专业训练、不懂外交、不习外语的被保荐者,驻外使馆和领事馆等机构外交人员一律由职业外交官充任。此次改革,外交部吸纳了大量法律出身、通晓国际法、拥有专业外交知识和技术、精通国际外交礼制、深谙西方社会与文化以及世界形势的职业外交人才。近代中国第一支职业化的外交队伍由此产生,外交部成为当时中国“官僚体制中心专业化程度最高的部门”。在这一原则主导下, 民国时期外交舞台上涌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官群体, 如顾维钧、 王正廷等。

——据林红玲《试论中国外交近代化与国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洋政府外交人员聘任制度改革。   
2024-03-0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中外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8年,维新派在湖南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专门的警察机构——湖南保卫局,警察制度改革被首次提出,但并未引起清政府重视。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期间,由殖民统治机构“都统衙门”设立巡警。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并设警务学堂培养巡警骨干以推行警政。随后,联军撤销都统衙门,但要求清朝当局不得在天津及其周围20里内驻军。袁世凯以“维护治安”为名,把军队变为警察进驻天津,设立天津巡警总局,取得一定成效。1903年,设立巡警部,以署兵部左侍郎徐世昌为尚书,并谕令各省设立巡警。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通令各省开办警政,但大都徒有虚名,且存在以“巡警捐”的名义大肆勒索的现象。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晴民国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警察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警察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4-03-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西充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学者认为不改革文字,文字上只能由“已经取得特殊权利的人来领导文盲大众”,并且一些东欧友人也迫切希望改革汉字以便于语言翻译工作。在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字改革理论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改革文字的紧迫性,于是中国文字改革协会等文字学术研究团体应运而生。1950年6月,在认真研习朝鲜、越南等国的文字改革工作后,毛泽东提出了汉字简化“不能脱离现实,隔断历史”的指示。1951年下半年,经过征询各方意见后,毛泽东认可了文字改革者共同提出的汉字拼音化主张,提出“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形式应该是民族的,字母和方案要根据现有汉字来制定”,“鉴于汉字书写困难”,“必须加以整理简化”。

——摘编自崔明海《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启动文字改革的动因及决策过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特点,并指出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意义。
2024-01-10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82年全国各地艺术表演团体纷纷改革,实行“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承包经营和“定额补贴、节余分成”的承包责任制,推行定额计酬的浮动工资制,1982年,河北省大厂评剧团大胆进行改革,坚持以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共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1984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艺术表演团体进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地、县级。沈阳话剧团推出了《搭错车》等十几台大戏。其中《搭错车》连演1460场,足迹遍布全国22省200余座城市。全国艺术表演团体1980年演出540000万场,1985年上升到740000万场。1988年,国务院提出了“双轨制”,少数代表国家和民族艺术水平的,或带有实验性的,或具有特殊的历史保留价值的,或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表演团体,由政府主办;大多数艺术表演团体,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由社会主办。

——摘编自殷瑞航《新时期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动》


(1)根据材料,概括新时期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后期官府经营盐业困难重重,政府采取两淮盐法道袁世振的建议,实行纲运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所谓纲运,即是将各商所领盐引分为若干纲,淮南10纲,淮北14纲,每年以1纲行旧引,其余9纲或13纲行新引。既流通旧引以救内商,又出新引以照顾边商。入纲册的原则是“以已纳余银已买边引者为先,其纳余银未买边引者次之”,纳册刊定后,“即永留与众商,永永百年,据为窝本,年年照册上数派行新引”。纲册上无名的商人,不得参与。官府不再付工本钱,纲商纳银领引后,可同灶户直接交易。这样实际上把官收商销的官府专卖制度变成了专商收销的豪商专卖。官府实行间接遥控,坐收引钱,既少风险又少操心,可谓好处多多。因此可以说,由官商并卖变为纲商专卖,是中国古代盐政史上的划时代变革。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后期实行纲运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后期实行纲运制度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晋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在流民集中的地区,设置侨州、那、县,侨人单独立籍,称为侨户。东晋政权通过这种办法维护了南迁士族的特权,他们可以奴役依附户而不负担赋役。但随着东晋政权的稳定,侨州郡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它造成户籍制度的混乱和影响国家收入。东晋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实行土断,即整顿户籍,让侨户着籍输课。王导执政时曾于咸和二年(327年)整顿户籍。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又实行土断,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其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刘裕当政时,再次实行土断,首先从江、荆二州开始,逐步推行于全境,称“义熙土断”。土断是政府与世家大族争夺人口和赋役的斗争。通过土断,世家大族所控制的人口成为国家编户。

——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进行土断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土断政策的历史影响。
2023-08-14更新 | 10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零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59年3月10日旧西藏政府及上层反动集团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武装叛乱。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废除旧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封建特权和乌拉差役、人头税,依照宪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建立县、区、乡农民协会,进行民主改革,逐步建立各级人民政权;通过赎买等政策废除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爱国守法的宗教界人士。此次改革为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常安《西藏民主改革的历史意义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务院对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子产(?——前522),又字子美,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当晋、秦争霸时,郑为晋、秦所争。今晋、楚争霸,又为晋、楚所争。国境屡为战场,自裹公以来几至年年有战事,故其大夫患之。子产参与郑国政务时,高士奇将此时郑国的时局概括为:“族大宠多,俗淫而侈,又介于晋、楚之间,疆场日骇,民生垫隘,未易以为治。”子产鉴于礼已经无法挽救,故征之于刑书,以法绳之。子产的立法“为民刑程,上下维辑”没有出现“乱狱滋丰,贿赂并行”之乱象。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摘编自姚晓盈《子产的治国理政思想及其践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子产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统一党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同时由于各解放地区的差异性,党中央决定将原先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适当合并,于1949年前后建立了东北人民政府、华北人民政府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及华中行政办事处等大行政区人民政权,形成一种大行政区制度。大行政区政府大都成立于由战争走向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了其自身建设由根据地的游击式政府向正规化政府建设演进。各大行政区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则可以看做是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总起来看,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里建立起来的新型人民政权体制,是新中国诞生前所进行的一次政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具有重大的创制性意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宝贵财产,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启示,它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摘编自黄建红《解放战争时期的大行政区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时期大行政区制度的建立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建立大行政区制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蠲免赋税,就是对按照规定应交纳的赋税实行免征。康熙年间,蠲免政策普遍实行,蠲免赋税成为常例。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玄烨提出“欲使民生乐土、比屋丰盈,惟当责以蠲租”。于是从第二年开始,常常“一年蠲及数省”或“一省连蠲数年”,而且对这些省份往往实行“普免”,即全部免征当年的应纳赋税钱粮,至于区域性的蠲免更为普遍。据户部统计,至康熙五十年止,全部蠲免“共计逾万万”。蠲免政策当然首先对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阶级有利,而对一般佃户来说,虽然也多少减轻一些负担,但由于他们无地或少地,本来就不承担赋税,蠲免轮不到他们头上。而他们主要是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对佃户的地租并未减少。针对这种弊端,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兵科给事中高遐昌提出对佃户的蠲免问题。于是康熙帝下令“嗣后凡遇蠲免钱粮,合计分数,业主蠲免七分,佃户蠲免三分”。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时期蠲免政策得以普遍实行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康熙时期蠲免赋税的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