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形,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四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希腊的教育①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教育,教育方法比较严苛
②雅典教育:注重德、智、体、美等公民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教育为宗教神学服务。教会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教师主要是教会的神父或工作人员
近现代欧美的教育欧美各国普遍实施中等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考试制度日益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
日本的教育①明治维新时期:设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教育机关颁布《考育敕语》,灌输武士道、忠君爱国等思想;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政府把教育发展计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当中,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扩大办学规模,调整教育结构

——整理自义务教育《世界历史》教师用书等


表3所示反映了世界教育的部分发展情况。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2022-06-22更新 | 4574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12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中国汉、唐两朝疫病防治事例摘录(部分)。这表明汉唐时期
朝代摘录
汉朝赵瞿病癞(传染病),历年医,不瘥,家人乃粮弃送于山穴中
唐朝设“方(瘟疫)人房”“男女别坊,四时供承,务令周给”

A.处置疫病已采用隔离方法B.从环境卫生入手治疗疫病
C.注重改善病人的居住条件D.通过药物研制来救治病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七会议上集中讨论了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等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等

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习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这次会议,解决了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分清了一些人的功过,纠正了一批冤案、错案、假案。这是解放思想的需要。目前正是为了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摘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发展的伟大历程中经历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其中某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实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6-20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部分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样式,各种文化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编自秦治来《尊重、维护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和“大片”)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与此相对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则受到强烈冲击。以语言为例,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可能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原属种群的文化认同的消失。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所取代。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0年,梁启超写下著名的《少年中国说》,自此以后,“少年中国”一词便迅速流行开来。但总的来说,“少年中国”的符号意义,五四运动以前,以“国家”为中心,五四运动之后,开始转移到以“少年”为中心。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危机暂时得到缓解B.青年的进步性受到社会认可
C.进化论思想进一步传播D.时代转换推动国家改造进程
2022-06-04更新 | 597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探究秦朝短命而亡是历代的热点话题。以下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观点。影响以下历史认识的主导因素是
作者观点出处
贾谊(前200-前168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杜牧(803-852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苏轼(1037-1101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召怨天下”《上神宗皇帝书》
A.思想认同B.史料来源C.研究视角D.主观动机
2022-06-01更新 | 302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河北沧州·二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代晚期的粮食储备类型较古代增加了官民共储,即有官储、民储、官民共储三种类型,储存粮食的仓库也随之命名为官仓、民仓和官民共办仓。官仓包括常平仓、京仓、漕粮转运仓及营仓等仓库。其中常平仓设在各直省州县,储粮来源于采买、捐纳与截留,发挥着平抑粮价、灾年赈恤的作用,京仓(共17所)主要储存朝廷直接掌管的皇粮,漕粮转运仓(共7所)承担着转运各省运京漕粮的任务;营仓是为边防官军提供粮食供应而设的粮仓。民储和官民共储是指采用社仓、义仓等仓库储粮的行为。社仓设于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干预与监督,储粮一般来源于民间自行输入。为鼓励民间输入粮食,各地制定了通过免差役、给匾、给顶戴、给花红等方式给予民间捐谷者奖励的办法;义仓为市镇的民办民管粮仓,直隶、山西、江苏、江西等省比较普遍。

——摘编自费佐兰、余志刚《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晚期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影响。
2022-05-27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德国大部分地区取缔了修道院,导致修道院图书馆消失,德国的宫廷、学校和城市等图书馆兴盛起来。宫廷图书馆部分是由于对知识的人文主义渴求建立的,部分是公爵们自己建立的;补充藏书直接依赖于统治者的个人兴趣。启蒙运动影响下的大学图书馆是作为科研服务机构而设立的,它拥有精心选择的图书种类,并按专业分类排放,后期对所在地区的大众开放。19世纪中期,在人民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德国很多城市产生公共图书馆。

——摘编自程舍《德国图书馆的发展源流》

材料二   《大公报》曾报道浙苏流通图书馆创办民众识字班、天津市隄头村第六图书馆举行妇女识字班、附设高级补习班等消息。河北省第三图书馆附设民众讲演所的时局宣讲受到热烈欢迎。图书馆学教育家王重民在《大公报》撰文称,“我国自从有了国立和公立的图书馆,善本书就渐渐由私家流入公家,在善本书的本身,由危险地带得了安全保障”。近代图书馆常在《大公报》中发布其出版物的征订广告,保留下大量书目记录,据学者统计,近代由图书馆出版的图书记录至少有1701条,涉及262所图书馆。山东省立图书馆成立之初即附设山东金石保存所,使图书馆兼具保藏金石文物与书籍之双重功能收藏古物17000余件。

——摘编自张建媛、邓玲《<大公报>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图书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德国图书馆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图书馆的特点。
2022-05-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