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转型下面材料是高三历史学习小组对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所搜集的史料。

【总纲】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PART1被动开放

PART2经济起步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随着一战的结束,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PART3政体变革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PART4思想解放

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竞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廉,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根据研究主题,请你补充与被动开放有关的四件历史事件。
(2)对于经济起步阶段而言,结合所学,分析经济起步苦难的原因。
(3)“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胜利”结合所学与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并思考这个史实能否为主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5)四个阶段的材料收集完成后,老师对他们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此时你身为老师,请为他们问题研究提出两条建议。(可从史料类型、研究角度等方面)。
2 .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出“民之所优,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高度概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平帝纪》载:“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狡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南史·齐文惠太子传》曰:“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人。”《太平广记》云:“(洪)坊于陕城中,选空旷地造龙光寺,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整编自《中国抗疫简史》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尝试。这包括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建立了“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领导建立了中共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分子占1/3的“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在各解放区领导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普遍实行人民民主的原则,为1949年以后建立人民政权、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积累了重要经验。

——整编自张磊《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和发展了人民民主》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摘编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结合所学,简要概述古代疫病的危害。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应对疫病的举措。
(2)中国共产党为建设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持续广泛的“尝试”,请就此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选择阐述: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与法制方面的尝试;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尝试。同时,请分析①②尝试对“1949年以后”新中国政权建设的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毛泽东是如何“真正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