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河西走廊、新疆至葱岭以西的南亚、中亚、西亚到欧洲,这一时期从汉地向西域地区传去了铸铁、“穿井”等技术,汉朝的礼乐制度也为西域各国所仰慕,西域各国仿效汉家礼乐制度“治宫室,作檄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西域各地的葡萄和苜蓿从大宛传入中国,特别是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由这条通道从南亚地区传入中国。

——摘编自班固《汉书》卷九六《西域传》等

材料二  隋朝时期,西域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国王仿效华夏兴办学校,“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唐蕃和亲后,松赞干布“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南诏则选群蛮子弟聚之成都,学习汉族礼仪文化,并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公文翰之美,冠于一时”。

——摘编自《北史·高昌传》《旧唐书·吐蕃传》等

材料三  清代初期,清政府对茶马互市十分重视。当时茶马互市基本上沿用明制:“每年榷茶中马,各厅员实掌其事”,政府官员负责“于陕甘易番马”之有关事宜。仅甘肃一地的茶叶就有1364800斤,而当时全国共有茶引28766道,甘肃5茶马司占了全国茶引的近95%。

——魏明孔《历史上西部开发的高潮及经验教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重视学习汉文化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茶马互市的特点。
2 . 工业革命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对国家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纱厂中雇用的儿童特别有遭受传染性热病的危险,这类疾病一发生,不仅会在密集于同一地方的人中间,而且还在他们的家里和四邻很快地传播开来……大工厂边使他们过着严密禁闭的生活……工厂中雇用的儿童一般都失去各种学习机会和接受道德与宗教教育的机会……这就要求加强政府功能,国家管理的专业化被提到议事日程。

——摘编自[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等

材料二:为什么19世纪中后期,现代文官制度首先在英国诞生呢?根本原因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英国社会经济蒸蒸日上,而政府人才奇缺。工作效率低下,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英国把考试任职引入行政官员的选拔以后,人民对国家的参与管理从此有了明确而集中的目标。

——整理自刘正涛《现代文官制度在英国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厂制度给民众生活带来的消极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方国家在19-20世纪采取的相应对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该作者的观点,并对此加以佐证。结合所学,指出该观点体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