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国家。……这一思想随着大革命的扩展而传播到欧洲各地。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时间言论出处
1914到火车站去,公民们,记住色当,登上车厢,让我们在马恩河战斗吧! 法国战争动员宣传海报
1938没有一个法国女人或者男人会拒绝向尼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达拉第两位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战争不会落到我们头上了。巨大的灾祸消除了。法国社会党领导人勃鲁姆
1950在德国和法国的莱茵河畔,哪怕具有一切民族界限,仍然构成一个整体的莱茵河畔!我们试图作过此做一项重要的事业,而且我相信,这一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法国外交部长舒曼

——摘编自梅雪芹《世界近代史资料选编》、李巨廉《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历史文件选编》等


(1)根据材料一,写出启蒙思想家对近代民族主义定义中的核心思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及其扩展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法国民族主义的嬗变及其历史影响。
2 . 文明共享,命运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作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请给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所处时代给予定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指出当今在发展方面所面临的一例“挑战”。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不仅提供了自己的智慧与方案,并且率先身体力行,请举例说明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的努力。
2022-03-1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实验班)历史试题
3 . 中西方传统节日

材料一 中西方重要传统节日(部分)

中国西方
节日及起源习俗节日及起源习俗
春节(农业节气)趁农闲祭神祈年、祭祖、纳福、迎春、家族团圆、拜年、贴春联、蒸年糕、吃团圆饭、吃饺子、吃汤圆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教堂礼拜、集会、唱颂歌、举办舞会、街道狂欢、吃烤火鸡
清明节(农业节气)祭祖扫墓、吃青团、吃馓子情人节(纪念基督教殉难者瓦伦丁)送情人鲜花、巧克力
端午节(农业节气;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吃绿豆糕、喝雄黄酒狂欢节(天主教封斋前欢宴喜饮)举办化妆舞会、彩车游行
七夕节(农业节气;牛郎织女神话)观天河、祈五谷复活节(纪念耶稣复活)制作节日彩蛋、举办大规模化妆游行、喜剧表演、吃烤羊
中秋节(农业节气;嫦娥奔月神话)祭祀月神祈求丰收、阖家团圆、吃月饼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挂南瓜灯、穿奇装异服、举行盛大化妆舞会
重阳节(农业节气)敬老、插茱萸、登高、吃重阳糕、喝菊花酒感恩节(感谢上帝)举行集体活动、吃烤火鸡、吃玉米饼

材料二 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使世界绚丽多姿,中西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都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近年来,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越来越重视“洋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愚人节成为年青人的时尚,他们热衷于那种自由、无拘无束、充满个性色彩的氛围。在中国年青人逐步淡化春节的同时,国外对春节的好感和兴趣却日益浓厚。现在世界各地正越来越接纳中国的春节。在美国,总统每年都要向全美华人表示节日祝福。在纽约州甚至把春节(正月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

——摘编自石琳《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与空间拓展》冯建民、许丽红《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与交融》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各自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中西方传统节日的看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载,在周公摄政时就分封了71国,其中大部分都是周的同姓子弟。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周朝的分封则主要是由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主动进行的武装拓展,大大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疆域的控制,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即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建立分封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材料二   《史记˙商君列传》所说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此举体现了国野制度崩溃,国人与野人界线泯灭的变化。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事在孝公十二年(前350年)。

户籍相伍与集乡聚为县两事,是秦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转折点。

县既由基层的乡聚组成,乡聚以下又有什伍之组织,这样一来,就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成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

从秦统一天下后将县的幅员定为“大率方百里”的原则看来,在商鞅集小乡聚为县时,必然也已有某种分划的原则。

同时每一县都由国君任命的县令担任长官,也标志着官僚制的完善。

——摘编自周振鹤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秦国地方行政制度有何重大变化?对秦国加强统治有何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