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此后他还指出:近代西方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民族主义。这些思想(     
A.使华夏民族认同感开始形成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
C.抵制了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D.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互兽,梁栋、斗栱青碧绘饰;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由此可知,明朝房屋的营造(     
A.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B.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C.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D.完全依据政府的规定
2022-09-23更新 | 36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年,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年,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75年、1882年、1885年,相继颁布三部《工人阶级住房法》;1890年、1894年、1900年,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


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生死考验、付出巨大代价所形成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铸就的。在下列革命精神示意图的“”中填入正确内容

①苏区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抗美援朝精神   ④脱贫攻坚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儿童境遇”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图1为拉斐尔(14831520年)创作的《圣母与圣子》。



图1

乙:图2摘选自英国作家狄更斯1838年创作的写实小说《雾都孤儿》。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奥利弗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在孤儿院长大。


“那你(奥利弗)明天早晨六点钟就开始
拆旧麻绳。”白背心绅士绷着脸补充了一
句。……(吃饭时)孩子们眼巴巴地瞅着
铜偶,恨不得把垫锅的砖也给吞下去,与
此同时,他们下死劲地吸着手指头,决不
放过可能掉落下来的汁水粥粒。三个月以
来,奥利弗和同伴们一起忍受着慢性饥饿
的煎熬。到后来实在饿得顶不住了,都快
发疯了。

丙:下表为19世纪前期英国《工厂法》部分内容简表。
立法时间主要内容规定
1825年该法适用于棉纺织工厂:规定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6岁工人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周六最高不超过6小时。
1833年该法适用于所有纺织工厂: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13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13-18岁儿童每天最高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
得超过69小时。

结论:工业革命时期的儿童境遇是悲惨与进步并存。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
(2)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丙并结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加以阐述。
2022-02-04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晚清教育改革简表。


时间成果
1862年清政府官办的第一所学校外语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设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官办新式教育的先河。
1870年后京师同文馆规定,除了英法俄德等外语以外,学生还要兼习数学、物理、万国公法、世界历史等。
1872年起清政府先后派遣了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学习军政、船政、制造诸学。
1885年设立天津武备学堂,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培养近代陆军人才的军事学校。
1898年4月,康有为奏请废八股改试策论,冀养人才,以为国用。5月,光绪帝颁布上谕,将各省书院改建为学堂。
1901年清廷再颁上谕:“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但各省大多不奉行。
1903年张之洞等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颁布,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之学为基……而后以西学溣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
1905年清廷谕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决定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办。象征传统旧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结束。
1906年清廷正式成立学部,开始有了统辖全国教育行政的正式机关。清末明确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的教育改革。(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02-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20世纪60年代,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和福特财团派遣农业专家到亚非拉国家,设立各种农业研究中心,通过种植稻麦高产品种,使农作物得到不同程度的增产,但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退化。由此可见
A.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得到解决B.美苏冷战重心转向亚非拉地区
C.科技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D.现代农业已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81年,李鸿章奏言: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猝定议,又未谙西洋通例,受损颇多……按照各国约章酌量变通,冀可收回权利。由此可见,李鸿章
A.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B.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法意识
C.对西方的了解上升到制度层面D.设法为其卖国的行径辩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秦朝颁行《田律》《工律》《厮苑律》等,所以秦朝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所以中国古代医学水平领先世界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2022-02-0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