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102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11-02更新 | 314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历史分期,就是史家以不同理论范式为尺度,在历史记录中置入时间或时代的分割点,以划分历史时段的做法。

学界代表人物分期方法
西方
学界
沃勒斯坦4501640年,世界体系的起源和早期状态
16401815年,世界体系的巩固
18151917年,世界经济体转变为全球性事业
1917年至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巩固及其引发的“革命”局势
约翰霍布森5001450年,原始全球化
1450/14921830年,早期全球化
18302000年,现代全球化
2000—?后现代全球化
中国
学界
吴于廑
齐世荣
人类起源至1500年为古代史
15001900年为近代史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上限……它的下限暂时定在本世纪之末
现代化学派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500年,原始农业文明
约公元前500—公元1500年,古典农业文明
15001800年,原始工业文明
1800年开始,发达工业文明

——摘编自李友东《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分期问题探讨》

中西学界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有不同看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历史分期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整合均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红色地标是百年党史最鲜明的历史见证。下图为中国红色博物馆(纪念馆)分布图。红色博物馆(纪念馆)散落于街头巷尾,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某中学计划进行红色旅游社会实践活动,请根据上图,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博物馆(纪念馆),确定活动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3-08-3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名称内 涵
1五四精神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 义精神
2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 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3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4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 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5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6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 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7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 结统一的精神
8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 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9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10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11航天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根据袁国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整理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革命精神,拟定一个论题,并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格式规范,不超过400字)
2023-08-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与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图为某一研究主题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档案
1上海市档案馆藏档,上海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Q5
2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北平市社会局档案,全宗号J002
二、近代报刊
1申报
2新青年
三、专著
1唐宝林等:《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李剑农:《中国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期刊文献
1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历史教学》,2007年第7
2李长莉:《晚清社会风习与近代观念的演生》,《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
根据参考文献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该论文可能的研究主题,并阐述理由。(要求:使用不少于三种类型的参考文献,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4更新 | 165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国然有其内在的社会规律,但外部的环境因素,尤其是气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做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阐释。

——徐和阳《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的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天瑜认为地理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共同构成了文化生成的深层机制。

要素解析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展开是文化生成的必要因素,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中华文化差异性、多样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土壤中国古代以农耕和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二者相竞相生,在冲突中相互交融,是中华文化生成的重要因素。
社会结构在中国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土壤之上,形成了独具中华文明特色的宗法社会,影响着中华民族的诸多社会观念和行为处事风格,使中国社会形成了伦理型文化的特点。
政治制度中国皇权政治运行千年,体现出一种极强的独尊专制性色彩,皇权专制决定其对文化有统制之心。

一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一到两个要素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7-0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拉甫却克墓地,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2019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了该墓地遗址。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和测年数据判断,墓葬年代为唐朝时期。以下图片为墓葬部分文物。


   

——摘自考古中国《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唐宋时期墓葬》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说明材料对研究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的史料价值。
2023-06-2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