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主的本质是人民的统治,宪政的本质是对权力进行限制。近代早期,英美等国家通过宪政和民主的联结构建了有秩序的现代政治文明;而后现代化国家却在移植西方政治制度时出现了视野性遮蔽,将社会转型引向歧途。今天,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宪政和民主的联结是英美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在无“文化亲缘性”的国度进行制度移植具有失败的必然性,我们应重斯审视自身传统,建设与宪政民主功能相同的制度。

——摘编自王雪梅《后现代化国家社会转型路径的选择一以宪政和民主联结为视角》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理解任何历史时期的关键,在于找出决定该时期形态的主要动力。在近代中国,我们看到了几种发挥作用的强大动力。其中有些是明显的,有些则是潜藏的。

首先,自然是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命运的兴衰。

其次,在整个近代中国,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主题,它时而浮现到表面,时而转入地下。这种动力经久持续。

第三种动力是在新的天地里寻求求生之道,这个新天地是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强加到中国头上的。即抛弃旧中国的成分,采纳近代西方的东西。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20世纪40年代初,冯友兰指出,“以前我们要西洋化,现在人常说我们要近代化或现代化”。他还说,“我们近百年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底,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底。”据此可知,冯友兰旨在
A.探寻现代化的道路B.挑起东西文化之争
C.批判封建君主专制D.推崇全盘西化观点
2021-08-27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8月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晚清时期国内介绍华盛顿的书籍文章选编

1846年出版徐继畲编著<《瀛寰考略》兀兴腾(华盛顿),异人……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唚曦乎三代之遗意。
1881年《图画新报》刊登《华盛顿小传》介绍华盛顿政治方面事功,颂扬其孝顺母亲,还介绍少年华盛顿误砍樱桃树,诚实认错的故事
1898年黄乃裳《大美国史略》“步美国后尘,或立民主,计欧美两洲今已二十余国”,强调华盛顿开创的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示范意义
1902年出版少年读物《文话便读》华盛顿既为美君,不传位于已子,而使国人公举才能之士,三年任满则复举代之,名日总统,又曰民主。
1910年卢信(革命真理—敬告中国人》中介绍华盛顿事迹华盛顿以十三州之地,三百万之人,而与强英战,以军械粮饷言,则华盛顿等必无抗拒英政府之能力,然而终于成功者,何也?……革命终告成功者在理不在势也!
晚清时期华盛顿中文译名变化早期译名:瓦声顿、兀兴腾、瓦升屯、洼申顿,后期译名:华兴顿、华盛顿

——摘编自熊月之《华盛顿形象的晚清中国解读》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条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运用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庆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观点一:美国学者解释中国近代史,常常采用费正清的“冲击一反应”模式,即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变,系由于西方潮流的冲击。

观点二:中国学者大都主张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的开始。

观点三:美国学者孔飞力却极为重视晚清的地方军事化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他认为,自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央政府权力的缩小和名流势力的扩张,这种趋势成为咸丰朝及以后中国政治、经济的主要特征。这标志着传统国家的崩溃,中国不能再按老的模式重建,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根据材料及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材料中任选出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关键史实叙述准确,段落间的逻辑层次明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B.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艰苦探索
C.对挽救危亡、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D.中国人性的逐渐解放
7 . 1932年2月,美国学者费正清来到中国,师从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蒋廷黻并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1933—1946年,费正清曾多次到中国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生活与工作。20世纪60代,费正清提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冲击反应”模式假说,影响广泛。

材料一   蒋廷黻的“现代化叙事”模式并不复杂,他认为,中国在过去或许确实有着自己漫长的历史传统,但是到了近代,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启蒙运动,中国不是近代世见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世界一体化过程中的迟到者,因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是要挑战世界已有规则,更不能对这些规则采取非理性冲撞,或鲁莽颛预式的摧毁,而是应该引导国民尽快接受,尽快适应这些规则,尽快让中国和世界一样,和其他民族国家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摘编自马勇《中国能现代化吗》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反应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假说的理解。(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会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两千年来,丝绸之路始终主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帝王、军队、商人、学者、僧侣、奴隶,往来在这条道路上,创造并传递着财富、智慧、宗教、艺术、战争、疾病和灾难。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和文明风靡全球;罗马和波斯在路边缔造了各自的帝国;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沿着丝绸之路迅速崛起并传遍整个世界;成吉思汗的铁骑一路向西,在带来战争的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国通过搜利丝绸之路上的财富,铸就了日不落的辉煌。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据【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继承了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摘自《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不同之处,并简评“一带一路”战略。
(3)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76年,郭嵩焘奉命出使英国,朝廷同时派刘锡鸿为其副使。刘锡鸿后来给朝廷汇报说,郭嵩焘在参观炮台时,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在见巴西国主时,“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因刘锡鸿弹劾其“投降媚外”,1879年郭嵩焘黯然回国,称病回籍。这反映出当时
A.崇洋媚外外交观念遭人唾弃B.清朝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曲折D.顽固派和维新派矛盾突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爱国的认识。



请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所提取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信息完整,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