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2022-06-22更新 | 4445次组卷 | 3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考古学家在今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
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朝鲜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2-04-24更新 | 616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的传统国策是严禁人民移居国外,视移民为“弃民”;近代,巴西、古巴等地出现“用工荒”,他们希望从中国招工。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华工出国合法化;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规定中国可派员前往调查华工受虐待情形;1879年,中国首批驻古巴领事人员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清政府对待出国华工态度的转变,反映的是
A.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B.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
C.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会议,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框内是1876年李鸿章会见日本使节森有礼时的双方对话。这反映了李鸿章
森:据我看来,和约没甚用处。
李:两国和好全凭条约,怎能没用?
森:和约不过为通商事可以照办,至于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着条约。
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森:万国公法亦可不用。
李:叛约背公法,将为万国所不容。

A.对近代国家关系实质缺少清醒认识B.奉行“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C.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D.利用国际公法保障了国家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军官利洛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中英谈判中,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表现说明他们
A.了解西方国家政策B.意识到了条约内容带来的危害
C.缺乏近代外交意识D.力图避免洋人提其他过分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各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5更新 | 2725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B.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D.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特加钦差大臣衔,称“五口通商大臣”。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在华设使馆、驻使节。他们不愿以“蛮夷”身份同带有封建衙门习气的清政府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

随着对外交涉事务的增多,1861年1月,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

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执掌的对外事务。18623月,总理衙门成立,由王公或军机大臣兼领,并仿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官职。总理衙门最初主管外交及通商、关税,后来连筑路、开矿、制造枪炮等事务也归其管理,总揽全部洋务事宜。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交部。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的影响。
2021-05-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年,在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与会各国允承中国自1929年起享有关税自主之权。19287月至12月,美、德、意、葡、英、法、西等12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了关税新约或友好通商条约,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中国形式上得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每月收入不过五百余万两,而军费支出达一千八百万两。亟须解决财政入不敷出的严重问题。192921日开始自行实施的第一个“国定税则”,进口税率从原来的5%提高到7.5%—27.5%。虽然国民政府慑于列强特别是英国的压力,不敢改用国人任总税务司和彻底废除外籍税务司制度,但加强了对海关行政管理权的控制。

——摘编自孙宝根《论近代中国海关缉私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各地陆续成立军管会,对旧海关实行接收和军管。接管是改革海关的开始,是打碎旧中国海关的一种特定形式。在接管的基础上,宣布终止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对各地海关的管辖,收回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自主权,确立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对海关的领导,规定一切外轮进口均需先报经军管会批准,对在旧中国海关任职的洋员统一审查处理。外籍税务司制度自此覆灭,洋人控制中国旧海关的历史结束。

——摘编自姚永超、王晓刚《中国海关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条件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海关建立的方式和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