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包括与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出访越南、老挝等周边国家,以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会议,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发展B.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
C.重点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A.开启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A.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B.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C.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D.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2020-12-2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4块中国明代瓷器碎片,其中两块大的可以辨认出是青瓷大花瓶的底座部分,底圈中央有用青釉绘制的“大明成化年制”6个字。据此可知(     
A.郑和下西洋到访了非洲B.中非间存在贸易往来
C.津巴布韦文明高度发达D.非洲制瓷业技艺精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7-18世纪中西方出现的部分文化现象,对此现象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1602年,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636年,耶稣会士曾德昭由中国返回欧洲,其撰写的《大中国志》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在《风俗论》中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A.中国古代科技已经进入结阶段
B.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互鉴的特征
C.西学东渐逐渐开阔了国人的视野
D.士大夫普遍意识到传统科技的落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诸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农业文明时期,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到了工业文明时期,文明的交流比以前容易和快速了许多。但事实是在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一方面,当时一些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因为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形势和文化心理态势,对其他文明的内容有一种拒斥,即文明的接受者不愿意接受某种文明的内容,哪怕它是先进的、有效的。另一方面,当时西方文明国家并不愿意把他们的先进文明传播给其他农业文明国家,或者其目的并不是传播先进的文明成果,而意在进行侵略,只不过以传播文明为幌子而已。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明交流”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历史的先导地位。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的有70多个。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胪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设立互市监、市舶使掌管对外贸易。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都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尤以长安和广州最为著名。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顺治时期,为了断绝东南沿海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物资供应,清廷厉行“海禁”,来华的外国商船只准停泊澳门一地。康熙二十ニ年(1683年)统一台湾后,曾开放海禁,并于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设立海关,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英国等殖民者在中国沿海从事非法活动,清廷又于乾隆二十ニ年(1757年)下令封闭其他口岸,只准广州一处通商,并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处理对外贸易事务,贸易处于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和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立即把台湾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提案。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后说:“主要是第三世界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意义。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关于对外交往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军官利洛在日记中写道:“在欧洲,外交官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中国的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很容易看出来,他们焦虑的只是一个问题,我们赶紧离开。”中英谈判中,清政府外交代表的表现说明他们
A.了解西方国家政策B.意识到了条约内容带来的危害
C.缺乏近代外交意识D.力图避免洋人提其他过分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公元97年,班超为经营西域,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了安息(今伊朗境内)后,“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者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由此可见甘英出使
A.经海上商路到大秦B.具有“凿空”意义
C.没有达到出使目的D.以洛阳为出发起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清末驻外公使新旧人才变化情况。

该表表明
A.新式教育培养了大量外交人才
B.清政府重视推行西式教育
C.清政府外交的近代化程度提高
D.洋务派控制了清政府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