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面是关于中国近代一场战争中清政府官员关于议和的情况。这说明
时间情况
光绪二十年八月初奕䜣亲自出面,请求英国联合美国和俄国共同调停中日战争。
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二日李鸿章建议“惟有拣择洋员之重视可信者,即易得彼中情伪,又无形迹之疑”。
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张荫桓觉得“此行原无把握,为时久暂,自难预定”,于是他提出请美国人科士达为律师。

A.清廷议和寄希望于国际干预B.中国获得列强广泛支持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清政府官员的腐败无能
2021-07-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周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指出,清廷虽在1793年和1816年与英国使团有过外交接触,但朝野上下仍不谙世情,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统治阶层的昏聩腐朽B.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传统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D.列强对华侵略方式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近代以来,民间及公文用语中“夷人”“夷酋”等每每可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中规定,“自不得提书夷字”。“夷”的使用自此受到限制。这反映出
A.清政府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清政府向近代化国家转变
C.清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D.清政府的对外观念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2008年8月8日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