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为近代某一时段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年份18961898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
人数13612746081300240080001200010000

A.政府开始放弃“天朝上国”观念B.清末新政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C.甲午战争刺激留日学生迅速增长D.政局剧烈变动扰乱了思想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2022-06-08更新 | 7629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12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科举改革的谕旨,主要内容是:在乡试、会试中以策论取代八股文;调整乡试、会议三场考试的内容,将史论与政论列为第一场,时务与实学列为第二场,四书五经列为第三场;每场发榜一次,上榜者方可参加次场考试。这次改革因政变而中断。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新政的深入,废除科举犹如箭在弦上,不可阻挡。但废科举事关重大,阻力重重。于是,清政府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科举制进行局部改革。1901年6月至8月,清廷停止武科举,文科举取消八股,乡、会试改用策论,注重实学和时务,“考官阅卷,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

——改编自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等


(1)根据材料,比较1898年和1901年科举改革举措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年清政府重启科举改革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373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所示的条款摘自1911年11月3日清政府颁布的大清帝国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部分)。据此可知,这部宪法(       
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
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
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
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国民于有法定特别资格者公选之
第八条   总理大臣由国会公举,皇帝任命,其他国务大臣,由总理大臣推举、皇帝任命。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
第十一条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除紧急命令应有特定条件外,以执行法律及法律所委任者为限
A.主张仿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否定了《钦定宪法大纲》
C.形式上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2022-05-26更新 | 55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商会作为一种为振兴资本主义而奋斗的资产阶级社团,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曾起过积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此后商会数量不断增加。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引导下,商会是被动充当现代化动力的。1914年全国各商会代表在上海召开大会,宣告全国商联会成立,资产阶级走到了国家政府的前面。他们不仅大力从事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工商实业活动,而且积极参与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改革活动。因此,这一时期便成了中国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商会兴起的国内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比较商联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作为“现代化动力”的不同状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导致状态发生变化的国内外政治局势。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会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A.旨在培养新政人才B.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
C.突出引进西方技术D.有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1年光绪皇帝发布诏书,令各省办学堂。江苏如皋县沙元炳随即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1903年创办了公立如皋师范学堂,随后,多地都出现了学堂。这说明
A.科举废除推动教育改革B.教育救国理念由此产生
C.新式教育体系完全建立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2022-03-11更新 | 49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高三实战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4年在成都成立的官办川汉铁路公司,其股本主要来源于“田亩加赋”,-般是随粮征收,值百抽三,四川的贩夫走卒,大都被迫参与,不足部分基本是靠外债弥补。迫于民间收回利权运动的压力,该公司于1907年改为商办。1908年.清政府又委派军机大臣加以督办,进而在1911年突然宣布“国有”。清末川汉铁路公司的变迁
A.折射出国内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
B.反映了清政府对铁路建设的重视
C.印证了国人对近代化的积极探索
D.表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走向破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4年,清政府颁行“癸卯学制”,规定:通儒院或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毕业生被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则取得生员(秀才)的功名。上述规定的推行
A.提高了各地兴办学校的积极性B.解决了教育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C.进一步扩大了科举取士的范围D.满足了推行新政人才的大量需求
2022-03-05更新 | 353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1909年9月广东咨议局成立,咨议局主要活动为由督抚召集会议,并提交为地方兴利除弊、弹劾官吏和审核政府财政收支等各种议案。这表明咨议局的设立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探索中央集权体制改革
B.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C.实现由专制统治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转型
D.是议会政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的初步尝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