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世界科学中心开始从意大利向英国转移。当时英国不但出现了像哈维、玻义耳和牛顿这样的科学巨人,而且科学研究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重视。1660年,伦敦的一些科学家举行了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成立增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会。后来,查理二世正式批准成立皇家学会,并将英格兰的许多小型学会并入该会。皇家学会的基本宗旨是以增进自然知识为目的,贯彻培根的学术思想,注意搜集经验事实,注重实验、发明和实效性研究。皇家学会虽然有皇家许可证,并由政府为学会经营的科学事业提供财政资助,但基本.上是一个独立的民间组织。

——摘编自陈吉明编《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批准设立中国科学院。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宣布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四个学部,选出了各学部的常务委员会。会后,各学部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组织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相继组建了包括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在内的一批高新技术研究机构。19863月,王大珩等四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高技术的建议书》并得到中央批准,形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摘编自刘海藩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全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皇家学会相比,中国科学院有何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7世纪的科学革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11700年英格兰精英人物初始兴趣的转移(部分)(单位:百分比)

初始兴趣分类年份
1601〜16251626〜16501651〜16751676〜1700
牧师37.230.119.513.2
律师25.325.827.821.0
科学家12.828.231.427.6

——摘编自宋琳《科学社会学》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思想家培根从人类理性出发的科学分类体系

人类能力知识部类门类学科
记忆能力记忆的科学史学
想象能力想象的科学艺术与诗歌
判断能力判断的科学哲学自然学形而上学(终极原因)物理学(物质运动)机械学、化学技术、纯教学、几何学、算术、实用教学
人类学医学、逻辑学、语言言学、伦视学、法学
神学

——摘编自席玉宝等《现代体育科学学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01一1700年英格兰精英人物初始兴趣转移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7世纪科学革命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先中世纪欧洲的主要书写材料是价格昂贵的羊皮纸,书写的材料限制了文化的普及。这种传播文化的落后状况同迅速而广泛地传播新文化的客观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正在这时,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十四世纪末,随着大量价廉物美的纸张取代羊皮纸成为通行的书写材料,随着意大利印刷的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希腊、希伯来文古典著作风行欧洲大陆,以及通过对印刷业的大力提倡和印刷书籍的大幅度降价,这个尖锐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恩格斯精辟地指出:“在十四世纪初,火药……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要获得火药和火器,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由于指南针的应用,地图准确性加强,而哥伦布正是凭借着从意大利学者托斯加内里那里得到的,根据“地圆说”所绘制的海图去扬帆探险的。

——摘编自沈定平《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文明的影响》

材料二   1713年康熙发布圣谕,在蒙养斋设立“算学馆”,翻译西方历算著作,编写《律历渊源》等书籍。……有人认为,康熙之所以热衷科学,带有政治动机。他要让汉族大臣看到:“他是个多么有能力有智慧的皇帝,满人也并非‘蛮夷’。”……不断来华的传教士受到朝廷的重用,是件让大部分的中国人心理不舒服的事情。但由于中国的士大夫几乎没有受过科学教育,很难在这一领域与他们一拼伯仲。在这种情况下,“西学中源”的说法渐渐盛行,康熙也说:“算法之理,皆出于《易经》,即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他认为一部好的历法,一张准确的地图,一套数学、天文学和韵律学的系统理论,就能保证江山永固。康熙的算学馆更多的只是整合旧知识,《律历渊源》编纂完成后,算学馆完成了使命而终结。

——摘编自江菲《康熙与路易十四时期的科学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算学馆”使命终结未能推动科学热潮的原因,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2022-03-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天壹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同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一样,拉丁美洲(当时称伊比利亚美洲)独立战争正是发生在一个智力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末19世纪初,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矿业的发展,需要新的科学技术来解放生产力。因此,殖民地时期教育的世俗化改革逐渐废除了教学中的经院哲学内容,到18世纪后期,西属美洲大学的课程中已增添了科学和哲学的内容。一些科学性报刊以及印刷厂的建立,既在殖民地创造了一种科学文化,又激发了独立成争所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觉性的觉醒*私人图书馆藏书对于解放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民众,尤其是土生白人的思想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18世纪末19世纪初,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的各个角落都兴起了追求科学和“有用技艺”的进步运动,成立了由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团体和与科学有关的组织,这些机构促进了殖民地在化学、矿物学、天文学、植物学、医药学和外科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材料二   随着拉美科学的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的殖民地形成了一批科学和技术精英阶层,这—阶层在出现之初便不独立于政治事务之外,而是积极参加独立和民族国家建设运动,将科学转化为一个有力的政治工具,使科学彻底与殖民地的政治利益交织在一起。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爱国科学”和“民族科学”的产生,催化了独立的民族认同的形成。拥有启蒙思想和新知识的科学家及知识分子不但为独立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愚础,而且是独立革命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起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编白宋霞《启蒙运动、科学与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浅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独立运动前伊比利亚美洲殖民地科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学在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