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职位面向所有公民,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平等竞争,择优录用。这反映出该制度(     
A.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B.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基础
C.受到两党或多党政治制度的影响D.赋予移民和妇女公平竞争的权利
2022-12-30更新 | 297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中国近现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张元济参与主持和督导商务印书馆近60年,带领着商务诸君以“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在毫无成例可援的情况下,凭着集体智慧,1903年推出“最新教科书”成为中国第一套现代教科书、1912年推出“共和国教科书”为变革中的国家确立全新文化标准、1922年推出“新学制教科书”诠释了民国教育改革巅峰。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即将响起,他从《史记》《左传》《战国策》中撷取8篇故事,对原文作了适当的删节,并全部翻译成白话文,并在每篇后面加以评点。8篇故事包括《公孙杵臼程婴》《伍尚》《子路》《豫让》《聂政》《荆轲》《田横》《贯高》,所涉及的人物却不止上述9人,比如《荆轲》一篇就记录了田光、樊於期、荆轲、高渐离四个人的慷慨就死。编书不仅有抵御外侮的意思,更有扭转社会风气、抵抗人格堕落的宏愿在内。

——摘编自吴小鸥《中国现代教科书之父张元济》等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元济对中国教育的贡献。
(2)根据材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元济取得贡献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教育,前期集唐宋以来学校体制之大成……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一方面,学校为天下士子的晋身之阶,承担王朝储才养士的职责,关系人才盛衰;另一方面,学校又是典礼教化的重要场所以及学政、学官整饬士习士风的机构,引导士林风习,端正世道人心,至关重要。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类科技和军事学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商埠或各省省会,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广东陆师学堂(1886年)、广东水师学堂(1887年)、南京水师学堂(1890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等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并经邓小平亲自修改,制定出《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过论了高等学校招生问题。1012日,国务院正式予以批转。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进行文化考试;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学校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开办洋务学堂和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肩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①注重传授西方文化知识②课程内容倾向于经世致用
③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④逐步向教育近代化发展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 . 19世纪末,张之洞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1902年,他创办了湖北师范学堂,课程除普通学科之外,还开设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课程。据此可知,张之洞
A.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先河B.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量有益人才D.促进近代中国形成完备教育体系
2020-12-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8 .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2020-11-21更新 | 75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2020-11-19更新 | 4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代,奕䜣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立同文馆,招考斗又、天文、算学,采西学、制于器力自强之道。

1898年,康有力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文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

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倡议:“教育一事,当全国划一,故以颁教育制度为第一要务。”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拟学堂章程,颁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