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尊崇天命。但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如图所示)。这一变化说明周朝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颛顼之位。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已经形成B.禅让制度遭到破坏
C.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D.黄帝族高度集权
3 . 默写: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0-09-04更新 | 24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材料反映了
A.唯物主义思想产生B.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C.儒家思想影响政治D.宗法观念逐渐瓦解
5 . 西周的社神、稷神己远远超出了土地神、谷物神的范围,举凡军国大事,如征伐、献俘、结盟以至禳灾,都要祭祀社神、稷神。而天帝及其他受祭祀的神鬼逐渐为周人所漠视。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A.借助神权巩固皇权B.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D.国家治理渐趋理性
6 . 夏商周时期,“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这说明了
A.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宗室成员B.早期国家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C.宗法制培育了国家意识D.儒家学派对国家学说的创新
7 .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2016-10-11更新 | 679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一思想
A.巩固了西周的封建统治B.符合先秦儒学的追求
C.具有重天命、轻人事的特点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修建了从镐京到洛邑的“周道”(又称“王道”)和通往四方各国的大路“周行”,形成了以都城为中心、通达各地的公路交 通网。“周道”“周行”的修建(        )
A.便于中央有效统治地方B.适应了集权制度的需要
C.壮大了各诸侯国的实力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2020-02-11更新 | 25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
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2020-11-14更新 | 224次组卷 | 33卷引用:四川省峨眉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