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代时,相伊尹以商王太甲暴虐将其流放;西周初年,周公因成王年幼执掌政权多年;西周晚期,厉王行专利之法激发国人暴动,其后“共和行政”。这共同反映出商周时
A.权力与血缘相联系
B.王权专制受到制约
C.仁政思想深入人心
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占卜是商代统治者通过贞人(专职占卜的人)借上天以神化王权的一种手段。从已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多为贞人解释和发布;但后期的范围却大为缩小,多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出
A.商代后期政局更加稳定B.商王的权力在不断增强
C.宗教祭祀活动逐渐减少D.神权与王权正走向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陕西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对宗族小子的诰命,其中有“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义(治理)民”。周人认为,商灭夏、周灭商,都不过是“惟恭行天之罚”。周之所以受命,是文王、武王能行敬天、明德、安民。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具有(   
A.祭祀占卜的执政思想B.华夏认同的民族理念
C.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D.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载,商朝君主太甲因不清明,被臣下伊尹放逐于桐宫;周厉王因暴虐无道,引发国人暴动,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朝政,时人对此却不以为怪。这反映了当时(       
A.君臣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权力有制约作用
C.宗法血缘关系逐渐瓦解D.廷议方式有助于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与鬼神保持着无限崇敬与信仰的态度。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重“人”与重“民”的社会思潮,原始宗教发生了人文化、道德化的嬗变。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B.道德伦理的人文理性增强
C.儒家思想社会影响力扩大D.社会等级秩序逐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商代青铜器上以动物和神怪为主体的饕餮纹双目突出,呈现出威严和狰狞的神态。到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除兽目用作普遍的装饰外,口、眉、爪子逐渐消失。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祖先崇拜观念得以强化B.青铜器的功能发生转化
C.青铜铸造技术更加成熟D.神权政治影响有所减弱
2020-12-30更新 | 35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7 . 殷商时,商王依赖自称能沟通神人、上达民意、下传神旨的巫祝来统治国家,史官作为巫祝的一部分并为其服务;西周时,史官、史职秉承统治者的旨意,把祖先上升到近于神的地位,史官、史职逐渐发展起来,巫祝的地位下降。这一变化
A.标志着传统神权政治的终结B.有利于国家治理的人文理性化
C.助推史官记录君主真实言行D.说明了中央集权体制开始萌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礼.秋官》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西周时期,每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小司寇常向万民咨询。这种制度体现了
A.民众对日常政务的广泛参与B.宗法制下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C.分封制下对边疆统治的加强D.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残余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这反映了
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
B.宗法嫡庶关系确立
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
2020-09-09更新 | 439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商周时期
A.原始民主遗存制约君主权力B.政体中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社会舆论决定着君主的决策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1-02-02更新 | 29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