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商朝统治者认为他们的祖宗就是“天”的主宰,“天”只保佑商朝人,甚至只保佑商王,商王唯一要讨好的对象就是“天”。周朝统治者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就是芸芸众生——“天”是“万物父母”,人是“万物之灵”“天意”就是民意。这一变化表明周朝政治
A.实现了德政礼治理想B.具有浓厚的民本色彩
C.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D.终结了对鬼神的崇拜
2 . 殷商时期,巫风弥漫,祭祀鬼神的现象相当普遍;西周时期,当政者认为,执政必须注重重民众需求,即使上帝百神和先公先王也曾是考虑民众愿望的“至上神”。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祭祀对象发生变化B.民本思想逐渐显现
C.平民地位有所提升D.族权色彩日渐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公东征胜利回师时,遍告“四国多方”的“殷侯尹民”:殷的丧亡是由于淫佚暴乱而招致天罚,周不过是顺从天命,只要能敬天听命,安于邑居,既可保持原来地位不变,还可在周朝官府担任官职。周公此举旨在(     
A.借助神权巩固王权B.揭示商代灭亡根源
C.稳定周朝统治秩序D.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4 . 在商人信仰体系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商周鼎革以后,天命观有了变化,不仅在于由“帝”到“天”至上神名称的转变,周人对天命观也提出了新的解释,周王认为自己是“天”的后代,自称“天子”。对此理解合理的是周人(     
A.旨在宣扬传统天命观B.认识到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
C.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D.进一步论证了统治的神圣性
2023-05-02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国”字在甲骨文中为“(或)”,含义为干戈之地,后引申为部落;在西周金文中写作“”“”,含义为王的领地或诸侯封地。“国”字含义的发展说明
A.商周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中华民族形成共同心理
C.文字书写逐渐规范统一D.商周王权逐步得到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学者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说道:“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和发展。而政治权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人神沟通手段的独占。”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教化作用显现B.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C.血缘纽带作用弱化D.德治与法治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代青铜礼器大多造型抽象夸张,纹饰繁缛狞厉,令人心生对鬼神之敬意;西周以来,青铜礼器风格逐渐转向写实简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铸造技艺的进步B.畜牧养殖的发展C.审美观念的改变D.统治理念的革新
9 . 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
“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诰》
“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
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
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己趋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设立专门的采诗官,并建立了“采诗观风”制度,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由此可见西周
A.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善B.统治者重视社会舆论
C.民间诗歌的蓬勃发展D.周天子强化基层管理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