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西周的宗法制度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政权和教权合二为一
C.君主实现了初步的集权D.王权与神权初步结合
2022-07-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立国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旨在( )
A.保留前代制度风俗B.加强各族之间文化交流
C.确立分封制的原则D.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弑君、逐君之事层出不穷,社会舆论也多见怪不怪。时人评论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表明春秋时期
A.官僚政治得以确立B.周礼丧失规范社会功能.
C.选官制度发生变革D.社会阶层关系变化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
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2020-11-14更新 | 224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殷商甲骨卜辞内容大多和以商王为核心的贵族决疑于卜筮有关;到了春秋时期,卜筮的原则发生改变。据郑玄《礼记注》载:“(卜筮者)当正己之心,以问吉凶于蓍龟。不得于正,凶则卜筮其权也。”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人将道德因素加入卜筮中B.人的道德决定了卜筮的结果
C.周代延续商代对鬼神的敬畏D.周人利用卜筮维护社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
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C.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诗经大雅》称“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尚书召诺》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统治者也有意识地整编前代文献。“殷鉴”观念
A.推动了重史传统的形成B.旨在强化对思想的控制
C.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延续D.是对商文化传统的沿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殷人尊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而周人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商周认识的变化说明
A.国家治理借助神权与战争B.逐渐形成敬天保民的思想
C.开始出现早期民主思想D.对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10 . 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把占卜、祭祀作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负责通神事务的是商王和巫师(往往出身贵族).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神灵主导着商朝的人事
B.商王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C.祭神是生产力落后的结果
D.商朝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2017-10-13更新 | 492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四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