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世人所言之“利”多为“公利”,主张“义以生利”,二者并不矛盾。战国时期,“义”与“利”逐步对立,从不耻于言“利”到热衷于追求“私利”。这一时期义利观的变化(     
A.根源于各国变法的政治诉求B.重塑了当时社会文化主流思想
C.折射社会大变革的发展潮流D.弘扬了法家重视功利的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时,各级领主封地的都城大小以国都为标准,都有固定的比例;自天子至卿大夫,其马匹、兵车及兵员数量都要与自身身份相匹配,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由此可知,当时(     
A.“家天下”局面初步形成B.贵族政治秩序得以强化
C.中央集权政体正式确立D.宗法制向全国各地推广
2023-06-14更新 | 708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商西周时期,我国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有关商西周时代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②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③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
④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康叔被封于殷故地,唐叔被封于夏之故地,周公要求他们分别“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此可知,当时(     
A.诸侯缺乏对王室的向心力B.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务实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D.全面推广夏商政治制度
2022-08-05更新 | 17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
③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神权色彩浓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07更新 | 932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这一做法()
A.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
C.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列关于中华文明产生与发展的研究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传说中伏羲氏创网苦〔用网捕鱼、鸟)之歌中国传统音乐起源于生活
B夏朝历法记载各月的物候、气象和农业等内容夏朝农业出现革命性变革
C西周成王时期青铜器何尊记载“宅兹中国”(建都天下中心)周代统治者已有“天下”观念
D良渚文化稻谷、绢片残存中国农业、手工业领先世界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说道:“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和发展。而政治权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人神沟通手段的独占。”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教化作用显现B.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C.血缘纽带作用弱化D.德治与法治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