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商周时期尊崇天命。但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如图所示)。这一变化说明周朝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2 . 儒家经典《左传》记载了不少春秋时期遭“厉鬼还魂"报应的事例,如晋卿荀偃杀晋厉公,就曾梦见晋厉公砍掉自己的头颅,后暴病;卫庄公违约杀掉浑良夫,即梦见浑良夫披头散发“叫天无辜”,后失国。这反映出
A.政治统治神权色彩浓厚B.天人感应思想深入民间
C.儒家注重维护宗法秩序D.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021-07-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掌政治、经济、军事、祭祀等大权;天子之下有三公,辅佐周王统治;三公之下有太宰,辅佐周王管理政令,总揽朝政;太宰之下还有各类卿士,分掌各类具体事务。据此可知,西周
A.行政体制较为规范B.君主专制雏形萌发
C.宗法等级秩序严格D.国家治理体系完善
2021-07-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商代设有专门的宗教事务官,如巫、卜等,与其他官员并列,是商代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西周时期宗教事务被纳入行政系统,宗教事务官的地位降低,不再成为单独的一类官员由此可见,西周
A.抛弃了君权神授的观念B.治国思想较商代更理性
C.以宗法分封为制度基础D.对外服的控制趋于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学家卜正民在《哈佛中国史》中提出了一种历史现象:在西周,“对于贵族阶层的成员来说,区域的差异是社会低级阶层的标志”。下列各项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学校教育为贵族垄断B.“周礼”之下社会等级森严
C.西周贵族文化超越了地域差异D.西周实现“大一统”
2021-06-28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021-06-15更新 | 9207次组卷 | 100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殷商时期,盘庚提出“罔不惟民之承保”“式敷民德”;西周时期,文王提倡“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用咸和万民”。这说明,商周时期
A.统治者推行“仁政”B.儒家民本思想受到重视
C.宗法观念日益强化D.养济保民思想既已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如王、卿士与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
A.商王垄断决策权B.政治带着迷信色彩
C.王权受制于族权D.已孕育早期民主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列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10 . 《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在描述奴隶社会时说:“各种故事讲到,贵族当众责备君主,并吐口水,却没受到他的训斥或处罚;未获邀请而坐上他的桌子;上门邀请他分享晚餐,却发现他在外射鸟。”此材料表明
A.君主和臣民民主协商国事B.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贵族势力强大超过君主D.君主与贵族矛盾尖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