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朝甲骨文“德”字没有“心”旁,也不常见。西周金文“德”字加入“心”旁,且常常被周人提到,并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文化影响范围扩大B.儒家道德观念形成
C.周人关注人的努力D.神权迷信思想破除
2 . 据记载,商的祖先名契,其母一次与同伴在水边洗浴,偶然见到一只燕子蛋,便取来吃掉,由此怀学生契;周的祖先名弃,在其母在野外偶然踩踏他人的足迹,因而怀孕生弃。但两人之父均不详,不见史册。这种传说反映了(     
A.部落经过母系氏族阶段B.封建帝王自我神话王权
C.宗法制以母系血缘定亲疏D.图腾崇拜始于商周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尚书》记载,“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春秋末期,《左传》强调“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些记载表明,春秋时期(     
A.王权传承方式更动B.仁政思想得到践行
C.农民社会地位提升D.民本意识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相比,西周的治国理念特点是(     
A.突出人的作用B.强化神权色彩
C.注重道德治理D.依赖血缘纽带
2023-02-08更新 | 86次组卷 | 17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3商和西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实行国人参政制,运用舆论褒贬当局、参与朝会、举行起义和暴动是国人对朝政施加影响的常见方式。国人集会对所议政事不但有发言权,而且有表决权。当政局动乱之际,国人在推举摄政的过程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反映出周代(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B.政体中具有原始民主成分
C.贵族权力受到了较大限制D.原始民主植根于悠久历史
2023-02-06更新 | 16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 周厉王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公元前841年发生了西周 首都镐京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厉王“流于彘”。西周“国人暴动”反映了(     
A.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B.周朝国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
C.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D.周朝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8 . 商代的三十一个君主中,真正被尊为天下共主者,只有六人,他们所赖以发号施令的,不过是本部族人口较多,兵力较强而已;但西周则不同,周天子不但实现了“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而且还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国家。这一政治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渐构建B.宗法分封制度确立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D.家国一体亲贵合一
9 . 《尚书·君奭》曰:“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这一认识(     
A.体现了宗法制度的影响B.为周代商寻求合理解释
C.标志着儒家思想的形成D.被历代的统治者所继承
2023-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现在已经面世的甲骨卜辞,除了极少数是记事刻辞之外,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大量的卜辞材料所表现的思想,乃是神灵为历史的主宰,神意左右着历史的发展。到了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而少言神灵。甲骨卜辞与青铜铭文记载内容的不同,表明(     
A.天命神学在西周遭到普遍怀疑B.中国古代人神关系出现重大变化
C.西周时期民本思想已经产生D.西周时期礼乐等级秩序开始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