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高宗以后,朝廷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行宰相之职,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很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这一做法
A.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B.不利于群臣积极性的发挥
C.有利于皇帝把控朝政D.宰相的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2 . 梁启超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东汉隋唐
高层政区行省布政使司(省)
统县政区州、道州、府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 . 唐初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的数目多而辖地较小,小的州辖县仅二三个,人口仅几万至十几万。史载,唐太宗曾把300多位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卧室屏风上,经常检查他们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升降。材料表明唐初
A.地方政治自主性得到增强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权与相权矛盾日趋激化D.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4 . 唐朝中后期,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接班。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史学界对以上现象称之为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朋党之争D.五代十国
2021-01-21更新 | 44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等地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测模拟考试(小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材料中“此一制度”指的是唐朝
A.任命文官做知州B.创立三省六部制
C.实行节度使制度D.实行科举制度
7 . 唐朝前期地方行政制度为州县两级制,到唐朝后期,本为监察区划的“道”逐渐成为一级实体行政区划,地方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体制。这种变化说明唐朝时期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B.地方行政区划继续完善
C.中央政府权威不断削弱D.地方政府掌控军政大权
8 .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大体存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的形式从汉代一直延续至唐代。唐代还将这种制度推广至东、北、南、西各个方向的边境地区。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唐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但此种统治方式不稳定,后东突厥重为边患,契丹等族也一再生事。唐廷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节度使本职仅管军事,然边地形势复杂,为重其权,常使之兼管军储、财政,进而监察地方。因联防需要有时或以一人兼数节度使。于是形成边将权重的现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宋代行政区划与唐无大差异,而行政组织与运用则大有不同。盖宋室君臣鉴于唐末、五代藩镇权重,故对于地方行政采取绝对控制政策。其方法:最高级地方行政区划之路,不置元首性之长官,而以帅、漕、宪、仓诸司,分掌众务,不相统属,互相牵制不能自专。上自诸路使司,下至县知事,皆以中央文官权充,以便中央直接控制。犹惧知事官权太专,又置通判,以资牵制与监视。

——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所述的唐代在四周边疆设置的都护府。
(2)依据材料二分析唐朝设节度使的原因,结合所学论述此举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9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宰相李吉辅主持编撰《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唐朝陇右道被吐蕃占领,但李吉辅仍将陇右道列于书的最后。李吉辅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B.发展了中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C.意在打击地方藩镇势力D.说明皇帝权力已被宰相架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皇帝派遣亲信宦官实施监察是唐代监察地方行政的一种重要方式。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委派宦官巡察西南夷,代表皇帝整饬吏治、审理冤屈,拥有专断之权。这一做法
A.是三省制废弛的结果B.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C.使宦官掌握了监察权D.保证了国家政治清明
2020-07-01更新 | 638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