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元光元年(前134年),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之制。这反映了察举制的形成(     
A.适应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B.提升朝廷百官的文化素质
C.推动社会阶层的广泛流动D.强化中央政府的有效管理
2 .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142年,汉景帝下诏将进入政府任官的财产资格由最低十“算”(每1万钱价值的财产为一个“算”)降低至四“算”。这(     
A.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B.加剧了卖官鬻爵的现象
C.打击了大族的仕途垄断D.推动了察举制度的确立
4 . 据学者研究,西汉孝廉及岁举、特举,除少数人因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大多数是通经入仕。东汉时期,民间舆论对人物仕进的支持作用十分显著,并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       
A.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B.儒家思想日益世俗化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加强D.延续了原始民主传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代官吏升迁除逐级而进外,还存在不按秩等次第、大幅度越级而迁或打破任期限制、短期内晋升的“超迁”特殊形态。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资料显示,超迁不限于京官或地方郡县长吏,也包括郡县低级属吏甚至更基层的胥吏。这体现出(     
A.察举选官制度确立B.爵位等级观念淡化
C.上计制度不断完善D.政治环境相对开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察举制下已经出现了秀才、明经等考试科目。隋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后增加经世致用的考查内容,最终形成秀才、明经、进士三科并立的选官制度。这主要有助于隋朝(     
A.打击地方势力B.强化儒家教化C.形成向学风气D.选拔实用人才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一)官员的选拔
制度时期内容
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
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
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
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
形成汉武帝时期
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
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023-02-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8 . 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打击了豪强势力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等。除夏商周时期是以血缘为唯一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时期,德与才都是文官选拔标准的主旋律。夏商周三代官吏的选拔范围严格限制在血缘关系之内,他们遵从的是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官职高下的“亲贵合一”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国纷纷摒弃以血缘为标准的选拔制度,打破了贵族制人事制度下的等级界限,使一些有才能而出身卑微的人得到重用。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入宋,工商杂员子弟亦被允许报考,甚至僧侣道士也能应试。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治国关键在于选拔和任用官员,国家机关是由大小各种官吏管理运转的。官吏的好坏称职与否,直接影响着国家管理的成败。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实行常任文官制,一般只对普通文官即“下级官吏”实行考试,而“委任官”亦即政务官则通过直接选举或委任制产生,这具有严重缺陷。实行考试制度,不仅能保证人民选用德才兼备的“专门家”组成国家官吏队伍,且符合中国国情和传统。在孙中山看来,考试是实现平民政治、平等政治的美意良制。考试以其公平性在形式上为无论贫富贵贱的人提供了一个均等机会,特别有助于社会底层成员通过努力读书实现社会阶层流动,改变自己的地位。

       ——摘编自魏春明《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文官选拔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力主考试选用官员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选拔的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古代的封建贵族领主政治瓦解之后,封建贵族士大夫所承担的以“君子”治国的“礼治”传统,在帝国时代依然是影响政治的要素之一。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与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分力。“礼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模式,也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模式,在其中贯注了中国古代哲人的整体社会理想,贯注了先民对人类生活状态的独特理解与追求。

——摘编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二中国古代士大夫的价值支点是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责任的认同,“政治性”和政治利益成为他们的首选。于是,入仕为臣、光宗耀祖和青史留名被他们视为最精彩的人生设计,介入体制并得到体制的肯认和评价,是其自身存在价值的最具权威性的认定。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士大夫站到了政治的中心地带,他们的思维再也离不开对于君主政治体制的认同,“三月无君,惶惶如也”,离开政治他们将“无所措手足矣”。

——摘编自葛荃《论中国传统“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

材料三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西冲突中,最早提出通过变革以求生存、求自强的,是士大夫阶层。他们虽从传统社会母体中诞生、成长,但并非完全墨守成规,大多数能知耻后勇、自我革新。他们主张在儒学本位的基础上参酌西方文明的优长,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格局,最终构建中西共存共融的文明系统。

——摘编自任聪颖《试论士大夫精神的发展及其特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士大夫与“礼治”的关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士大夫“站到了政治的中心地带”的主要途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士大夫阶层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2023-02-1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2月联测(全国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