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品中正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不仅对自身统治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汉廷每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简称则曰“贤良”……“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简称,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而更要的,则在朝廷用人,渐渐走上一个客观的标准,使政府性质确然超出乎王室私关系之上而独立。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本是想替当时用人定一客观标准……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考试。这种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西方在其选举政治领袖之外,还得参酌采用中国的考试制度来建立他们的所谓文官任用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的标准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便大错”所指的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指出该制度的弊端。较之于这一制度,隋唐实行了什么选官制度?有哪些进步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19-10-01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19-20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州郡县设中正官,朝廷设吏部尚书。名义上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德吏部尚书执掌选用人才的权柄。事实上中正官只依据士人的籍贯及祖,父官位定门第的高低,吏部尚书依据门第高低做用否的标准材料表明九品中正制
A.保留了地方对人才的推举
B.使士族操纵地方政治经济
C.造成了地方分裂割据局面
D.弱化了中央对人才的选拔
2019-09-26更新 | 500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
2019-09-11更新 | 242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披冠带”的现象源于我国哪一项选官制度
A.征辟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
2019-01-30更新 | 75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南省望城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九品中正制”相关的是( )
A.龙生龙,凤生凤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19-01-30更新 | 163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东晋南朝时,贾弼之祖孙三代专精谱学。弼之撰《十八州士族谱》,共七百多卷。宋刘湛、齐王俭、梁王僧孺也都有谱学专著。谱学盛行反映了
A.士族用谱学挽救衰亡的命运
B.辅助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
C.士族有强大的社会政治影响
D.宗法关系是划分权力的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宗法制度再度复兴B.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
C.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2018-04-05更新 | 393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古代某种选官制度的操作流程,据图所示可知古代选才

A.察举制注重品行和地方推荐
B.九品中正制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和族望
D.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