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郭守敬--《梦溪笔谈》D.徐光启--《农政全书》
2023-03-0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的几则史料,据此可知,宋代
材料出处
湖州农户“以蚕桑为岁计”宋《嘉泰吴兴志》
严州“谷食不足,仰险他州,唯蚕桑是务”宋《严州图经》
“蜀之茶国,昔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宋史·食货志》
A.经济型作物地位提升B.种植特色作物成为农业主导
C.农业生产普遍商品化D.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冼夫人是梁、陈、隋时期岭南俚族首领,其参与平定侯景、欧阳纥、王仲宣等叛乱。冼夫人率部归顺隋朝后,请命设置崖州,使海南在遥领500多年后重新归属中央朝廷。《隋书》记载,冼夫人在父母家时,就常劝亲族为善。隋仁寿元年,番州总管赵贪虐百姓,引起俚僚人民反叛逃亡。冼夫人上书控告赵讷,并提出安抚百姓之策,情文帝采纳了她的意见,惩处了赵讷,并委派冼夫人招抚叛亡的各族百姓,叛亡的各族百姓都重新归附朝廷,岭南重获安定。粤西罗州刺史冯融听说冼夫人很有见识和才华,于是为儿子高凉太守冯宝提亲。冼夫人作为俚人首领,排除了两家之间民族不同、文化各异、政治经济相殊的障碍,同意嫁给冯宝,对于其后的汉俚通婚,民族融合影响深远。南朝时期俚人社会“法”的概念十分淡薄,争强斗胜、恃强凌弱是常有之事。冼夫人明确要求但人“使从民礼”,不得违犯。她还与冯宝一起断案,俚族首领犯法,也决不姑息,岭南社会秩序日渐和谐。冼夫人先后被多位君王敕封,被尊称为岭南“圣母”。《隋书》评价说:“至于明识远图,贞心峻节,志不可夺,唯义所在,考之图史,亦何世而无哉!”

——摘编自李润等《冼夫人信仰的精神内涵及价值功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冼夫人受到后人尊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冼夫人的历史功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A.徐光启的《农政全书》B.柳公权的《金刚经碑》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D.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59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宋代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3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图1、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西汉和唐朝的手工业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取图1、图2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
8 . 据如图可知,西周

西周重要封国位置图
A.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B.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
C.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D.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
2021-07-1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宋中期,“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如某人为“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吏部郎中”是官,“龙图阁学土”是职,“知开封府”才是实际工作。宋代这样做的影响是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完善了宋朝的科举制度
C.加重了财政负担
D.解决了藩镇割据的威胁
2019-06-19更新 | 452次组卷 | 27卷引用:吉林省东丰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观察1820年清代疆域图,回答问题。

(1)为巩固多民族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分别写出图中①—④所对应一个事件。
①:                   ;②:                    
③:                   ;④:                    
(2)元代在③、④两地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③:                   ; 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