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解读下列图示内容可知,唐朝的科举制度(     

A.侧重于进士和明经科目B.开创了武举取士的先例
C.选拔了各类实用性人才D.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2 . 下图所示为良渚遗址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图1良渚古城的外廓结构示意图                                                                 图2良渚古城及外囿水利系统结构图
A.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B.手工业技术较为先进
C.社会组织能力较为强大D.已经进入到阶级社会
2024-0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2023-09-08更新 | 332次组卷 | 4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人类商贸活动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明朝中期起,……由于农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农业染上了商业色彩,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而并非自己消费,同时粮食商品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在国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强烈。欧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无一例外地都处于贸易逆差之中。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贸易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中叶世界贸易格局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明至清粮食产量和需求量、人均粮食占有量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明至清(     
   
A.高产农作物失效B.经济作物普遍C.社会生产力衰落D.人地矛盾加剧
6 . 如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北魏、西晋、北周B.西晋、前秦、后周
C.西晋、北魏、北周D.北魏、前秦、西晋
2023-04-16更新 | 247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三)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所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是(     
A.东晋B.西晋C.前秦D.隋朝
2023-10-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已克殷纣,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封弟叔锋于曾,封叔武于成,封权处手霍。”

——司马迁《管蔡世家》

材料二   秦朝建立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   唐朝中枢行政示意图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该制度?
(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汉承秦制,有所损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的中枢行政制度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   这一时期的长城建筑技术和沿线防御体系建设都超过前代,修筑有统一规划,有些地方设置两重复线,墙体虽仍为夯土砌筑或石块垒砌,但比前代高而厚。西北地区就地取材,在墙体中加入芦苇和红柳,以增加其坚固性。平坦地方先在城墙外侧挖掘一道壕堑,掘出土用来筑墙。有些地方根据地形,巧妙利用山川险阻,不筑连续的长墙,而以相隔不远的烽台构筑防御和报警系统。长城沿线附属设施增多,关城、坞堡、障城、亭燧遍布长城沿线,与边地郡县紧密结合。屯田制度广泛推广,保障长城沿线驻军和边民的后勤生活,避免了长途运输带给内地的巨大负担。

——摘编自李文龙《中国古代长城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


(1)据材料一判断这是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疆域图,并依据地图和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的理由。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长城修筑和维护的特点及其作用。
2023-07-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2023-06-21更新 | 6403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