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由于仕进的道路被堵,元代许多知识分子被迫流落民间与艺人为伍,他们把为杂剧演员编撰剧本当作谋生的手段。因此他们在编撰剧本时,首先考虑的足剧本能否上演,观众能否听懂。这表明元杂剧(       
A.舞台语言通俗易懂B.是阶级矛盾激化产物
C.缺少精炼的艺术特色D.完成了诗书的平民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38次组卷 | 10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地方官吏有“牧正”和“九州之伯”等。又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监狱称为“圜土”。上述材料表明(     
A.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B.夏朝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C.夏朝已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D.夏朝的皇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90次组卷 | 6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26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取代皇权政治B.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确保政权稳固D.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2024-04-07更新 | 59次组卷 | 45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三     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明)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例如,一船灯草、笤帚,只值一两多银子,而货物税和船税却要三四两银子,小商人只得弃船而逃,或焚货而去。

——《华夏货殖五千年》

材料五     顺治末年(1660年左右),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一种什么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出现于什么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本”“末”各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政策?
(5)根据材料五,请指出清朝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人文精神或人文主义,原本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起源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想态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中西思想史研究》

(1)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岳麓书社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道”。

——《路德选集》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3)结合材料二、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科举制形成于隋朝,但到了明清时期,却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清前期的一部小说就此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它是(     
A.《红楼梦》B.《醒世恒言》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
2024-03-2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全南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D.解决了“积贫” 问题
2024-03-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