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A.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2023-11-10更新 | 616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下令刊正《氏族志》。起初书中仍以山东氏族为第一等,太宗不悦。经再次修订,李唐皇族为首,关陇氏族地位上升,山东氏族降为三等,一部分庶族出身的官僚取得了士族身份。《氏族志》的刊正(     
A.鉴别了族谱真伪B.打破了社会等级
C.有利于强化皇权D.消除了士族威胁
2023-11-02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摸底考)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历史的重要资料。现存农书大约260种,在古代科技类书籍中名列前茅。以下为部分农书一览表

时间书名主要内容
先秦《管子》、《吕氏春秋》对土壤、农时及耕作、栽培等农业技术的初步总结。
西汉《氾胜之书》记录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
北魏《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农书,其内容源自前代农书和作者的生产经验,尤其注重系统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副渔等知识。
宋代陈旉《农书》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栽培技术的农书,依托于作者丰富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
元代王祯《农书》综合性农书,其中《农器图谱》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
明代《种树书》专门记述果树、蔬菜、花草栽培。
《农政全书》传统农书集大成者,吸收了传教士传入的西方农业科技,并记录了新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

——摘编自胡道静《中国古代典籍十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书的特点。

材料二   《耕田》:“凡美田(增加土地肥力)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悉皆五、六月中穊(稠密)种,七月、八月犁掩杀(遮盖)之……则亩收十石,其美与蚕矢(粪),熟粪同。”说明豆类作物的轮作,起到了绿肥作用。《大小麦》:“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对降雪的利用,具有防旱保墒的作用。

——据《齐民要术》

材料三   《粪田之宜篇》:“相视其土之性类,以所宜粪而粪之,斯得其理矣。”主张针对不同土壤使用不同的肥料,以达到“地力常新壮”的目的,体现了“用粪如用药”的思想。《善其根苗篇》:“今夫种谷,必先修治秧田……大抵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水)浅深得宜乃善。”强调了秧田用水的重要性。

——据陈旉《农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古代北方与南方农业生产的相同点。
2023-11-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苏洵在《嘉祜集·审势》中记载:“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据此可知,宋代(       )
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分化事权造成地方官僚机构臃肿
C.强化中央集权效果显著D.铲除了地方割据赖以生存的根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史籍记载

7世纪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2中载:“闽、粤银多从番舶而来。番有吕宋者,在闽海南,产银……,故闽、粤人多贾吕宋银至广州”。

材料二       西班牙人的档案记载

1574年,利格尔报告:1573年与中国商人的交易很顺利,“因为我们在这儿积蓄了大量银币,而这些中国人需要他们,”同年,米兰道拉给西班牙国王的报告中也说:“为了偿付商品的价值,他们取走了金子和银子。他们非常精明,其余任何东西都不接受”。


围绕材料中某一个现象,选取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2023-10-25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汉书·循吏传序》记载:“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皇帝)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治国政策的适时调整B.根源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C.表明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D.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2023-10-24更新 | 5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清朝四品以下的官员穿用貂褂,就属违制,军机处章京则从乾隆三十七年开始被特许不分品级高低可以穿用貂褂,还可以使用三品以上官员才可以使用的红色雨帽。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生活注重享受C.军机处拥有实权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据此可以推知(     
A.汉赋的描写诙谐没有史料价值B.秦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汉代庄园主具有强烈好斗风气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秦朝郡县制的确立,使不同经济、政治、文化风俗、血缘的民族都按什伍编制起来,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官吏由国君直接任免,不准世袭,使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财税等大权完全集中到国君一人之手。这些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     
A.取消了原始社会的禅让特权B.为中央集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C.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军事认同D.为礼乐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秦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最终推向全国。在郡县制基础上形成上计制度、选官制度、俸禄制度,郡县之下基层组织也有发展,上下一体,中国政治结构形成网状模式。这有利于(     
A.秦王朝对地方监察实现了长治久安B.察举选官制度的出现和逐步推行
C.刺史监察意识在中国社会逐渐强化D.中国政治文化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