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22 道试题
1 . 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2024-05-14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倒计时10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2 . 有史志载:宋朝“福州长溪民,为赘婿海上人家,以渔为业。其母思而往见之,民殊不乐……少顷,民还之门,闻母语声,急藏鱼于舍后。复诳其母,且告之曰今日风恶,不获一鳞。母遂去。”这反映出当时(       
A.沿海地区渔业发展高度繁荣B.民众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
C.封建伦理受到商品经济冲击D.政府适当放松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中国历代县级政区最为稳定,县的幅员变化不大。周振鹤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统计了历代统县政区(因名称不一,这里统称为郡级政区) 所辖县的平均数量变化(见下表)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中国历代统县政区所辖县级政区平均数量变化表

             

县级
政区数
郡级
政区数
平均每郡
所辖县数
西汉158710315.4
东汉118010511.2
三国11901587.5
西晋12321727.2
南北朝15906282.5
12531906.6
15733284.8
12343513.5
13243194.2
14271798.0
15492765.6
A.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呈现出单一趋向B.隋朝统县政区少与废州、以郡统县有关
C.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导致地方权轻易撼D.明清时期统县辖区幅员增大易引发割据
2024-05-14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宋-清朝前期】-【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局部图,对其相关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深受道教影响而逐步形成B.展现出吐蕃游牧民族风格
C.表达出了壮阔欢腾的特色D.成为文艺成就高峰的标志
2024-05-14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三图蕴含相似历史符号:三只循环追逐的兔子共用三只耳朵,彼此朝着同一个方向跳跃、奔跑,直挺的耳朵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卓诡变幻如万花筒一般。这个视觉符号最早从敦煌出发,跨越万里,延续千年,出现在欧洲教堂的屋顶浮雕中,寺院的石雕与金属圣器上,甚至还有埃及、叙利亚的彩陶上……以下能推动“三兔共耳”视觉符号传播的是(     

①隋唐陆上丝绸之路   ②印欧人的迁徙   ③蒙古西征   ④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原始社会-唐朝】-【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6 . 人物谱历史研究离不开人物研究,人物研究不能孤立地就人论人,而要考察人物生存的背景与时代,这样才能理解人物的思想与行动。

材料一   高中历史统编教材涉及的人物

①秦始皇   ②蔡伦   ③洗夫人   ④朱熹   ⑤康熙

⑥魏源   ⑦李大钊   ⑧袁隆平   ⑨屠呦呦

材料二   探究主题

中国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1)将材料一中的人物,按材料二的探究主题进行分类,并填写序号。要求:序号须全部使用,且不得重复。
(2)从材料二中选择一个探究主题,运用该主题下所选人物的相关史实说明该主题。
2024-05-14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阅读材料,同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   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 “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 “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     俗体育活动内容。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在我国的新式学堂中开始设置体操课程。1903年,清政府实行“癸卯学   制”,标志着体育在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正式产生。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推广到全国。体育课的广泛开展。增强了国民的体质,还在凝聚国   力、振奋民族精神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摘编自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

材料三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   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节选自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载于1917年《新青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体育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2024-05-14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8 . 《开元天宝遗事·探春》:“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车跨马,供帐于园圃,或郊野中,为探春之宴。”从高宗至肃宗有名公主共计98人,其中二嫁24人,三嫁3人。唐代女子还活跃于商业领域及体育运动中。这些现象反映出李唐(     
A.妇女的政治地位较高B.受到少数民族习俗的濡染
C.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D.佛教伦理重构女性价值观
2024-05-14更新 | 227次组卷 | 2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9 . 下表是不同文献有关隋开皇十四年政府赈灾的历史叙述。这种差异说明 (     
叙述出处
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唐]吴兢《贞观政要》
关中大旱,民饥, 上遣左右视民食,得豆屑杂糠以献,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A.历史文献更具真实性B.历史事实具有多元性
C.历史评判具有辩证性D.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2024-05-14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晋短时期曾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政府此举(     
A.有利于江南开发B.旨在维护门阀士族统治
C.激化了阶级矛盾D.是维护统治的长远政策
2024-05-14更新 | 557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